重要的不是摄影: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纪程

8.0

展览时间:

2021-10-01 - 2021-11-11

展览城市:

北京

展览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展览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中央美术学院在2018年出版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精品大系·现当代摄影卷》,其意义并不在于它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部美术馆摄影藏品集,也不在于它和国油版雕诸卷一体构成了现代艺术的门类,而在于它是对摄影在中国、在学院这个亟待梳理和讨论的问题的自觉反映。作为编撰藏品大系后的又一次借助馆藏开展摄影研究的专题活动,本展既是对上述意义的深化和具体,也是深入观察20世纪摄影与学院共振的一次机会,同时也是宣布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影像艺术中心已在2021年成立的通告。

作为技术和美学的摄影,如何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历史上生发与演进,曾经牵带出怎样的问题,此前没有被公开讨论过。但我们却经常看到,平时——这个“平时”不仅仅是指现在的平时,还包括中央美术学院有史以来的历史上的所有平时——总有一些并不以摄影家、摄影批评家身份活动的师生与校友,在以摄影实践和批评的方式进行着探索或思考,并且多少年来从未停息且不时地成为时代弄潮儿。本次展览关怀,试图扼要回溯这永不停息的来路,同时希望看向前路,尽管这不是一次展览就能完成,但我们愿意借助这一次,或者以后有机会的下一次,再下一次,在不断完备中讨论一个基本主题,即“重要的不是摄影”。

重要的不是摄影,不是对摄影的否定。恰恰相反,它是以摄影越来越重要和普及为前提,不断引发后来者去接力。在此逻辑下,我们甚至可以说:重要的不是笔墨,重要的不是设计等等。我们不能轻而易举地说出重要的是什么,但愿意以重要的不是什么去思考和追问答案。此外,摄影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历史上出现得并不晚,但始终没有得到独立院系的发展与定位,似乎又与这个学院以绘画造型实践为基础的传统有关,或许这里的师生并不觉得摄影是多么难驾驭的领域,自身也未必以摄影师和批评家的身份参与艺术活动,但他们的日常创作又不离开摄影,甚至以摄影直接作为创作的媒介和手段而受到关注。正所谓“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同时我们注意到,近年来有一批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杰出校友介入摄影且成绩斐然,若将其整合观察,所见到的与其说是不断生长的摄影景观,还不如说是一个当代艺术景观。

“重要的不是摄影”,并不纯然是一个向后看的议论,其实也有向前看的希望。在这个主题下,展览以重要的不是媒介、专业、观点、展览、摄影为板块,交代摄影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历程与问题。我们愿意以其中的自我反省意识启发现场的每个人去思考和讨论。

策展人:蔡萌、曹庆晖

2021年8月29日
... 展开
主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展览备注
展览地点:中央美院美术馆四层展厅

参展艺术家:李桦、刘凌沧、王临乙、宋步云、沙飞、王合内、高淑贞、马克·吕布、牛畏予、翁乃强、蒋铎、Ulli、徐冰、马刚、洪浩、刘庆和、陈淑霞、毕建峰、李明、杨明、周吉荣、刘小东、王龙江、缪晓春、王友身、李天元、赵半狄、冯梦波、姚璐、王川、邢丹⽂、崔岫闻、林彤、邹盛武、计洲、周岚、杨怡、蒋建秋、刘勃麟、邸晋军、陈漫、李馨曌、迟鹏、卢征远、鲁小本、塔可、宗宁、柳迪、叶甫纳、冷文、宋晶晶

展览总监:张子康、韩文超

展览统筹:王春辰、高高

策展人:蔡萌、曹庆晖

藏品统筹:李垚辰

策展助理:丁怡

展览协助:金雅菁、黄子珊、李思琪

设计总监:纪玉洁

展览设计:闵志伊

空间设计:鲁小本

灯光设计:邵晓明

项目协助:李伟、伊义、杜隐珠、杨格

藏品管理:王春玲、姜楠、华田子、张弘

展览管理:吴鹏、荆鹏

媒体宣传:何一沙、吴靖、贺伊飞、王睿莹

图书整理:红梅、崔然然

官网文宣:王静、庄双博

智识中心:肖宝珍、孙天艺

公共教育:任蕊、姚轶群、梁雯、王军

财经事务:杨柳、门婧、寇蕾

发展推广:孙炜、耿菁华、张嘉炜

行政支持:蒋思妤、岳君瑶、张倩

后勤安保:陈小华、郭旭、吕智发、仝领

鸣谢机构: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鸣谢个人:顾铮、王华祥、荣荣、付羽、齐燕、任柏玉、胡嘉雯、王瑀、王楠、刘沐涵、程凡岳、赖梅钰、杜霄成、Marco

显示设备支持:京东方有限公司
... 展开
现场花絮
查看更多
( 责任编辑:孙卉 )
评论
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