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两年间
2014年的4月8日,贾平凹文化艺术馆在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正式落成。度假区有了第一座公共文化艺术场馆,西安市多了一个文化艺术的交流平台。
贾平凹文化艺术馆所肩负的使命,应该是以包容的心态和开放的视角,成长为一个极富多样性的文化艺术交流平台。同时,作为一个公共活动空间,它是民众与艺术相拥的殿堂,是世俗世界中的一处精神绿洲。
开放、包容、创新、多元在两年间逐渐成为了贾馆的文化基因。这次与“建筑之外”合作的两周年特展,也秉承着以上精神,集合了七十余位国内外建筑大师的创意设计作品,从专业的视角出发,实践职业间的跨界;用不一样的语言来探讨设计与生活的关系,看似无形实有迹。
“公为平均,共为合力”,文化建设与传播工作也应在公共之间着力。贾平凹文化艺术馆在过去两年中广泛开展了一系列文化艺术展览和活动,在未来也将继续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一凡
建筑与生活
“建筑之外”是从建筑师的视角出发,与建筑设计活动之外的设计、艺术、音乐、舞蹈、电影、文学等领域主动发生关系的一场持续跨界运动和社会实践。建筑师在多个不同地域、不同空间、不同平台的切换将大大拓展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而不同领域之间的碰撞互动又反过来推动建筑师的建筑实践,让他们不断吸收滋养本专业的养份。建筑之外的跨界实践标志着中国新常态下的设计方向和新的无边界设计阵营的崛起。
本次在古都西安临潼贾平凹文化艺术馆两周年之际举办的跨界展览以“建筑与生活”为主题,一方面是推动历史、传统和国际时尚设计的交融,同时探讨城市建设之外回归生活本源的话题。而建筑师屈培青设计的贾馆本身就是根植传统和地域文化的当代建筑空间,承载着现代人的文化生活。这次展出七十余位国内外大师及新生代的创意作品和跨界计划,希望可以和西安的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们一同回归生活本源,回归建筑师职业的本源。
---陈展辉
建筑之外,还有建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建筑之外的艺术实践,可以让建筑师、设计师克服技术性知识的局限,引领实践性知识不断增长、不断刷新。思辨与反思,体悟与证悟,可以从经验中得来,更是从跨界的创作实践中得来。
建筑之外的各种艺术、各种职人技艺,在建筑师、设计师与艺术家、手艺人彼此交叉、复合的跨界经验之中,正在变成建筑之内的干货和玩艺。建筑之外与建筑之内的人类语言,不再泾渭分明,而是彼此交融。广义而言,建筑之外,还有建筑。建筑之外,一切可归为章法、形式的有形艺术也可以是建筑。 建筑之外,万物皆为建筑。万物生长皆有其自身章法和形式。万物的章法和形式纯属天然,是浑然天成的营造法式。建筑的生态性发展正在日益亲近、俯就人的日常需求。建筑不再高高在上,遗世独立。建筑正在成为人肢体的延伸部分,有如一把椅子、一件外套 。人工建筑的秩序,正在无限接近生态的内在秩序。 建筑并非一种前人所假定的传统、并非一种想象的共同体,建筑并非一种可以认知的常识,并非一种可以定义的学科门类。建筑是一种复合性视野、一种多样化思维、一种可以挑衅、撼动既有经验的开放式路径。建筑意味着一种人的思想的权利。它赋予思想一种维度、形状、色彩和空间,使人的思想具有生产性。建筑是一种驱动思想解放、经验更新和知识生产的力量,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生命力和创造性。建筑不是观念的载体、思想的再现。而是思想观念的一种生产、转换和创造。建筑的实践不是为了在建筑史逻辑上因袭常识、修正教条并补充范本,而是为了拓展经验的边界,激发思想的无限潜能。
---顾振清
展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