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赠廷良
听说钟廷良要办书法展,我很高兴,也乐意为他写几句。
廷良富收藏,精鉴赏,学书法。
过去,书法的门槛最高。所谓高,是因为写字包含的学问很大。
因此,我总劝写字的人要多看书。因为有学问,就会把书法当回事,不会把自己的字当回事。没有学问的研习,字是永远写不好的。
所谓书法是学问,是指书写之人只有满腹经纶,才情意趣方能见诸于笔端。并不是把“书法”单独扯成“学问”。
廷良写的章草,我能看出感觉。他的章草包含一种性格的本真,这种本真就是廷良身上的一种蛮横之气,这种蛮横之气在草书,行书,篆书中都不容易用得上,但出现在章草里则天然、率真。然据我看,他自己并不清楚,好像各种书体都在用功,也时有独特之感受,但我还是觉得章草有前途!当然这仅仅是我的一种感受,并不确切。廷良可信可不信。
我想说的意思是:廷良的章草不仅仅是靠临古,而是有自己的气象!
廷良,请继续富收藏,精鉴赏,学书法。此乃学问。
祝廷良书法展圆满成功!
王见 2016年11月3日于广州退斋(广州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所长,广东省高校书法学术委员会主任)
艺术家简介:
钟廷良,亦署庭良,阿良,1971年生于汕头,现居深圳。学书法、能诗文、好文学、喜收藏。2010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高研班结业;现为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汕头市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一宝斋艺术馆馆长。
成长历程与艺术特点:
少年时期在其外公的指导下学习传统文化,同时学习书法和书画鉴赏。其时碑帖读本稀缺,便从乡贤处请教受益。及至青年时期(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接触晋、唐、宋、元、明、清名帖,方始涉猎颜真卿、米芾、黄庭坚及清人王铎。然未得法,故面目凌乱。及至新世纪千禧年后(二000年后)才逐渐探求《月仪章》、《急就章》等章草法帖,再参近现代沈曾植、王蘧常等家藏作品后,结字渐有起色。其间,也苦临《散氏盘》《石鼓文》《城隍庙记》《袁安碑》等篆籀名刻。
钟廷良学书的过程离不开他的收藏,也得益于他的收藏!2011年收得清代书坛巨匠伊秉绶一副对联后,细细研摩临写。此后,也有所悟所得。2012年收得民国旧拓“泰山金刚经”集联后,对泰山金刚经刻石奉为至尊,敬若神明。尔后,凡作大字,皆以其为架构,而其书也渐有可观者。
由于长期从事文字工作之关系。读书,亦成了钟廷良生活的一部分。其深知唯有读书方能为书法注入养分。唯有知识方能丰富书法内涵。
钟廷良的书法,尊崇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书论和画理。在学习古人、先贤经典的基础上,小心求索,认真创作。既注重以古为师,又融汇时代精神,孜孜不倦,其书渐入佳境。
展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