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上世纪80年代末延伸至90年代的出国潮,使得相当一批中国艺术家的艺术生涯增加了海外生活的经验和背景,他们游离或一度游离于中国本土之外,具备双重或多重文化、艺术背景,其艺术表现张力同样是双向或多向的。他们的涉外经历并不必然造成同母体文化的割裂或隔离,相反,其自我的文化身份将因面对相异文化境遇变得更为凸显。在寻求对构成其文化身份来源的母体文化进行重新理解和定位的同时,也在对异域文化的接触中调适已有的艺术态度和认知限度,从而呈现出更为开阔的艺术认知能力与艺术表现方式。
单凡就是其中这样一位活跃在世界当代艺术领域而名动欧洲的华裔艺术家。
单凡,1959年生于杭州,21岁前生活在“竹乡”安吉地铺镇下的一个小村子里。1977-1982年跟随郑德涵先生以及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丁正献先生、潘韵先生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画及素描。1984年自费留学于德国汉堡美术学院,接受所谓自由艺术的熏陶。他的导师是当时著名的“资本主义现实主义”画派的创始人卡彼▪布莱梅教授,这位在西方具有争议的人物,影响了一众才华出众的中国学子,除了单凡,他们还包括许江、吴山专等艺术家。1987年单凡获德国汉堡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自由艺术学硕士学位,1992年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籍。2006年获德国政府“艺术与学术”勋章。现为德国汉堡国际传媒艺术与新媒体学院院长,德国汉堡国际品牌学院院长、教授。2010年曾任上海世博会汉堡馆的展览总策划人。
在单凡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欧亚这两大文化板块的交融,既保持了西方抽象语言模式的框架,又显示出中国式的抽象性,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无时无刻不在他的艺术中起着莫大的作用与反作用,德国人的严谨和中国人的巧妙和谐地被并置在了一起,再加上绘画史的哲学背景和理念若即若离地蕴藉其中,并最终以人与世界相融相即的根源性上来的还原来加以把握,单凡就是这样在后现代社会寻求到了这样一种混合的东西。
单凡的本次金彩画廊的特展以“竹子”为主题,“竹子”似乎可以被视为旅居异国的单凡“捍卫自己身份”的图像。竹画从本源上说就有趋于抽象的特点,这一特点曾被单凡加以反思利用,并通过各种形式,如宣纸水墨画、架上油画、为古代名家的画作填色以及行为艺术等表现出来。单凡把线变成了面,把瞬间延展为持久,中国画“不可逆性”的概念变为了实在的物理经验,他是在一个趋于抽象的框架里营造出一种具体的意境,走出了一条传统、现代、创新的独特艺术创作道路。
乌里·希克评论单凡墨竹系列作品
一位已经是中国——德国,德国——中国的艺术家单凡几乎每天都在画竹子。为了用中国的文化图腾竹子来捍卫自己的身份,同时也达到他每日修身养性之境地。那么这样一种修身养性式的个人生活方式为什么能让我们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去进行关注呢?单凡在其纸上墨竹中汇聚了二种主流文化并在此基础构建一种艺术机制。
为自己设定条件
单凡首先在墨竹创作中为自己设定一个如何画竹子的体系,而这一体系由二百八十四种不同的格式(构图)组成。这一体系的设定的目标是为了打破和超越中国传统中为墨竹绘画所设定的体系。在这一点上西方艺术中的激浪派(Fluxus)或早期观念艺术也是遵循了这一原则,即:为创作而设置先决条件,并以此在规范潜意识的基础上让潜意识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单凡在综合了中国传统墨竹的构图学和德国包豪斯的构图学的基础上为自己创造了二百八十四件不同的竹子构图,并以此规范他在创作中的潜意识;同时又给自己在进一步的墨竹实验中(如墨法、笔法、空间展示等方面)预留了自由王国。
画竹为先决条件
单凡把西方早期的观念艺术中所使用的方法拿过来后进行自我消化,把竹子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先决图像。因为竹子是中国文化中至高无上的图腾。然而他墨竹的表象以及墨竹的美学观还属于纯粹中国的。这让观众在当代艺术语境中去理解他的墨竹作品时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当观众经过仔细品味他在墨竹创作中所使用的机制和方法时却拍案叫绝了!
单凡在进一步的墨竹实验中继续发展了他的艺术观念,他把画在纸上的即兴之作(他称之为“瞬时之作”)放大到油画布上,并用油画颜色取代水墨来对墨竹仿象进行精细的描绘。一幅他用几分钟在纸上完成的墨竹放大到油画布上后并用油画颜色对仿象进行精心描绘时却要花去他二三十天的时间。这样,墨竹创作过程中即兴的、浓缩的创作快感在这里被拉长到一种持之以恒的时间和念珠式心理体念。
在此基础上他还将竹子图像进行不断的放大,最后他所见到的是竹子内在的基本组成单元,并用这一单元作为他创作表达的形式元素,进一步打破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象”境界后进入一种黑色的纯抽象的绘画境地,走出了一条传统、现代、创新的十分个人、独立的艺术创作道路。
单凡
1959 生于中国杭州生活和工作在德国汉堡
主要个展
2012
“竹定——2012年(杭州)单凡新作展”,金彩画廊,中国杭州
“身与竹化”,苏州博物馆,中国苏州“身与竹化”,Brunsbüttel国立画廊,德国Brunsbüttel“工业风景”,Wenzel-Hablik博物馆,德国伊策霍“身与竹化”,汉堡美术馆,德国汉堡
2010 “故乡: 瞬时之作与缓慢之作”,麦勒画廊 北京-卢森,中国北京“故乡: 瞬时之作与缓慢之作”,浙江美术馆,中国杭州
2009 “缓慢之作”,Landesmuseum für Kunst und Kulturgeschichte,德国奥尔登堡豪伯纳画廊,德国埃森“缓慢之作”,希客收藏,瑞士Mauensee
2008 “缓慢之作”,麦勒画廊 北京-卢森,瑞士卢森宋庄美术馆,中国北京
2007 豪伯纳画廊,德国埃森今日美术馆,中国北京
2006 关山月美术馆,中国深圳
2005 吴昌硕博物馆,中国安吉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中国上海
2004 “MOCVAPE”,深圳美术馆,中国深圳Weterlin Teo 画廊,新加坡Hanse Gate,Kunstkontor,德国汉堡“Zeche Zollverein”,豪伯纳画廊,德国埃森
2003 Koi画廊,印尼雅加达汉雅轩画廊,中国香港豪伯纳画廊,德国埃森
2002 Roh 画廊,韩国汉城Weterlin Teo 画廊,新加坡
2000 豪伯纳画廊,德国埃森Weterlin Teo 画廊,新加坡
1998 雅加达德国中心,印尼雅加达
1996 吕纳堡美术家协会,德国吕纳堡豪伯纳画廊,德国法兰克福
1995 豪伯纳画廊,德国埃森
1994 豪伯纳画廊,德国汉堡
1993 豪伯纳画廊,德国法兰克福
1992 列宁格勒美术馆协会,俄国列宁格勒阿尔曼阿塔美术馆,独联体阿尔曼维堡美术馆,俄国维堡三联书店画廊,中国香港卡拉干达美术馆,独联体卡拉干达
1990 豪伯纳画廊,德国汉堡
1989 圣.高伦国际艺术节,瑞士圣.高伦
1988 湖北省美术馆,中国武汉波恩艺术家之家,德国波恩豪伯纳画廊,德国汉堡
1987 伏伯斯维德美术馆,德国伏伯斯维德
1985 汉堡工艺与美术馆,德国汉堡
主要联展
2009 博劳恩美术家协会,德国博劳恩
2008 “五谷杂粮,学院的力量 中国当代艺术展”,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杭州
2007 “开放的水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中国深圳“远西布莱梅,许江单凡吴山专四位中德之间的艺术家”,上海明圆艺术中心,南京圣折美术馆,中国
2006 “远西布莱梅,许江单凡吴山专四位中德之间的艺术家”,汉堡美术馆,德国汉堡“深圳双年展”,中国深圳“大胆的眼光”,布伦斯比特尔市立画廊,德国布伦斯比特尔
2001 “地平线”,汉堡历史艺术博物馆,德国汉堡
1995 “从国家意识形态出走”,汉堡 Kampnagel Fabrik,德国汉堡
1990 “中国新艺术展”,萨布吕肯市立美术馆,德国萨布吕肯 ... 展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