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红色是血液的颜色,在本质上是崇高的,作为最古老的颜色之一,人们习惯于用红色表达最真挚的情感,对生的祝愿,对逝的缅怀;在视觉文化中,红色具有强大的整合力,能够调和各种矛盾,使之趋于统一。在宋长青的绘画作品中,红色和红色丰富的象征性成为他成熟期艺术创作的核心和本次展览的主体@
宋长青对“红”的兴趣源自于他在以下三个方向上的探索:
第一、民间美术中红色的喜感性和祈福特质。
《冬季童话》系列油画 、刺绣装置《祝福歌》、漆画《字画迷:祝你新年快乐》等均属此类作品,无论采用什么材料,其含义直观且朴素地表达出艺术家的人本关怀。这个层面上的红色具有普世主义的特征,构成了其艺术观念的基础,即强调视觉艺术应介入市民真实的生存空间@
第二、特殊历史时期红色的崇高感。
“文革”作为六十年代生人的青春记忆在他们的精神深处埋下一颗英雄主义的种子,既使面对强大的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洪流也未能驱散他们对于宏大与崇高的追求,这个层面上的红色以《时代英雄》为代表。 在“明星”取代“英雄”的时代, Q版董存瑞、刘胡兰、黄继光无疑会激发人们对于新“英雄”观念的想像@
第三、后现代主义艺术中的视觉经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既是宋长青艺术的成型期,也是中国当代艺术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在北京工艺美校、地毯研究所和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的学习经历使他习惯于在宏大构图中细致地再现当代生活,这一点与波普艺术的视觉表达方式和对新闻头条的关注不谋而合。这种个人经验与社会语境的结合造就了他“学院派的造型能力+先锋派的当代认知”的艺术特点,在1999-2004年间完成的代表作《中国走进新时代》中,当代社会各领域的名人以春晚的舞台效果呈现在观者面前@
本次展览的一层是以“红”为基调的主题创作,二层是具有回顾性质的早期作品,两者互为补充,既可以追溯其形式发展的路线,又能够从中发现观念生成的过程。此次展出的作品从整体上讲属架上范畴,仅代表了宋长青艺术活动的一种面貌,而实际上,在他的创作中还有相当数量公共艺术项目,@正暗示了这种开放性@
@最初出现于欧洲的中世纪,在拉丁语中即介词“ad”的连写,表示“去,到”,类似现代英语的介词“to”的意思;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是表示重量的单位符号,随后在十九世纪的美国广泛使用;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前后才出现在打字机键盘上,并逐渐与信息时代最主要的传播方式联系在一起@
红@,借用了信息化社会最广泛流行的符号,意在强调艺术形式的交叉性和艺术观念的当代性@
... 展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