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什么是互助社
“ 互助社”由策展人盛葳发起,并邀请到蔡远河、李飒、胡庆雁、卢征远、罗苇、秦观伟、谭天、徐跋骋8位艺术家以及RONG空间总监周维共同参与。“互助社”不是一个组织, 而是一个旨在革新“ 策展”和“ 创作“方式的讨论平台和实验过程。所有参与者共同组成互助合作社,执行包括创作、研讨、论坛 传播、写作出版 、作品改造等在内的子项目。“ 互助社”是艺术生态和系统的缩影,它最终关注的, 不仅是孤立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更是整个艺术制度是如何构成、运作、生效、循环的。这不仅将艺术创作及其过程的复杂性直接呈现出来,同时也推进了“ 展览”自身的实验。
互助创作
在“ 互助社”内,8位艺术家分别提交展览创作方案,经由“ 互助社”共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艺术家本人决定采纳或否决意见, 继而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完善或重新提出方案。什么是艺术? 艺术作品是如何被创作的?艺术创作受到何种因素的何种影响?艺术家究竟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 ? 在此过程中,无论是探讨、争论、争吵,还是赞同、误解,都是注定会必然发生的。
互助改造
RONG空间提供了一件艺术家封塔纳的绘画复制品,封塔纳在未经任何描绘的画布上割开口子,终结了“ 绘画”自身。所有艺术家按照自己的方式,轮流对其进行改造。“作品改造”的传递不是对“ 原作”逻辑的延续, 而是一个全新的创造过程,每一次修改都是一次新生,没有人知道它曾经被改造成什么样?最终将会变成什么?但正是这一无法预知的过程,使人们对之充满兴趣和期待。
互助写作
所有“ 互助社”社员从入社起开始记“日记“,记录该项目进程中对于自己言有意义的所有信息和想法,并配合各类草图和图片。每位“ 互助社” 的参与者介入组织的程度和性质大相径庭,那么,这无疑将有助于立体多面地了解和看待“ 互助社”。因此,最终的出版物不仅是一本画册,也是一本可以阅读的日记、 散文、小说、学术、文集、策划指南、创作手记。
互助演讲
开幕当天举行集开幕式、新闻发布会、学术论坛性质于一体的开幕演讲。围绕这个特别的“ 展览”,对艺术策划、艺术创作、艺术媒体、经营收藏进行讨论。无论是策展人、艺术家、批评家、媒体、观众,都可以参与发言和讨论。发言内容不限于“ 学术研讨“和“ 新闻发布”,而是可以围绕“ 互助社“ 进行任何 相关发言讨论,以深化对该项目的理解和沟通。 ... 展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