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传复调III:东风西渐”艺术展(鹤壁)

8.0

展览时间:

2022-07-21 - 2022-08-28

展览城市:

鹤壁

展览机构:

鹤壁市美术馆

展览地址:

鹤壁市淇滨区华夏南路与湘江路交叉口西南200米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前言

文/原志阳

城市是人与自然分离的结果,是人类文明发生发展而逐步构建起来的产物。当然,随着历史的进程,城市的功能与形态也在不断变化。古代城市多侧重于城,其成因多为一种政治和军事生产所致,且规模较小。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中心主义的进一步扩充,全球性地交融,现当代城市在工业化、后工业化的进程中逐步成长与发展,众多城市出现在地球的名录上。当然,作为中国之中的河南省的城市也位列其中。二战以来,郑州的建立与发展在全球的城市发展中便是一个典型代表。作为一座全国重点城市的历史变迁在一定程度上也映射了新中国以来中国城市的建设与变化。反观历史与变化,如何看待地域、国家乃至全球人类依于城市而进行的万物生产。这也是后疫情时代的今天地域性当代艺术所要面对的新的时代语境。

20世纪50年代中期河南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至此开封至郑州的一场城市迁移拉开序幕,各机构、家庭、个人陆续由东向西渐进,当然,人和物的迁移相对来说是比较快速的,但文化和艺术的“东风西渐”却是需要逐步完成的。纵观郑州的艺术发展和现当代构成,开封西渐过来的艺术人才和力量是参与郑州艺术建构的重要一支,此回参展的艺术家或祖籍开封,或80年代受教于河南大学。他们见证和参与了这场现代城市构造中的高楼林立、人群迁移,现代人的情思故乡与精神流浪。如今,他们从艺近于半百,均已白发鬓鬓,身居艺首。面对过往,他们更是将那份对人、对物、对自然的“爱”封留到了自己的作品当中。今天,我们以此放大来看,也正是诸多他们的艺术书写与人文构建才使得“东风西渐”在未来有了放大的可能。回看历史,1911年,吴法鼎先生被河南省选派为首批留欧公费生,赴巴黎学习法律,后弃法学艺,就读于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成为留法学生中学习美术第一人。吴先生也从艺术的视角开启了西方艺术的大门。1919 年,吴先生学成归国,相继任教于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北京美术专门学校,他开始通过教育交融东西方艺术,并培养出了一代代的油画家。从吴法鼎留学欧洲算起,至今已有111年的历史。百年前,吴法鼎先生从河南出发,开启了自身东风西渐的第一步。其后,更是有林风眠、徐悲鸿、李剑晨、吴冠中等众多的艺术家从东方出发,留学西方。通过百余年国人的努力,一代代艺术家的学习与坚守,东风西渐下的文化与艺术糅合也在不断的强化。百余年的艺术生长使得这片土地的发生也越加的具有新的东方文化属性。

今日,“同传复调III:东风西渐”艺术展来到鹤壁,程兆星、耿强、化建国、李意淳、唐亚、吴京垿作为中国85思潮进程中成长起来的6位艺术家,将艺术的东风吹到豫北。相信,这场东风必将促使河南省内城市间的文化与艺术交流,增强鹤壁与各城市的艺术对话;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艺术种子从东方起航,远行西方,散播出更多的东方文化和艺术能量。
... 展开
策展人
原志阳
艺术总监
秦鹤庆
学术主持
白致源
( 责任编辑:孙卉 )
评论
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