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黑客小组disnovation.org的程序《预测式艺术机器人》不断地读取当媒体头条,实时捕捉关键词,再重新组合,似乎体现了技术本身的某种生命驱动力。比阿特丽斯·吉布森的短片电影《F for Fibonacci》体现出音乐的数理及感性的双重特性,使得一种试图将人类技术植入并影响颅内的计划昭然若揭。郭锦泓最新的场域特定装置创作《纯白的纯白的xxx与xx》集合了写满记号的硫酸纸、文具和褶皱的布料,配合着用现代合成器谱写的圣歌和有关一位天使自杀的对白,形成一个具有早期文艺复兴时代缮写员气质的纯白空间。欧森/迪特-席琳在《大洪水的后裔》中选取了一片看似纯净的湖泊,漂浮的船板包裹在浓雾之中,体现着一种末世叙事。刘张铂泷的作品《翼与眼》对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的使徒形象基于眼睛与翅膀这一组合进行考古溯源,有时常常会反复地回到“全视之眼”这一与美国统治意识形态息息相关的符号。托马斯·吴的《平面国》的系列世界图景既描绘当代技术与基建的产物,也融入生态的、有机的地景。作品的背面是由新闻、电影、文学与传播学文本所组成的拼贴,文字中不乏透露出现代社会中人类的处境,也指涉了人与科技之间的紧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