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2022年9月30日,卧游的社会学:贾科莫·布鲁尼个展在意大利佩鲁贾佩艺华青社画廊开幕。该展由旅欧艺术家罗拼、中国艺术家林江泉担任策展人。欧洲和亚洲的艺术界和学术界出席了这次开幕式,包括艺术家仓石千种、Ayumi Makita、Barbara Lachi等。
贾科莫·布鲁尼的山水实践不断完成物质与精神的相互转化,他的“山水”即“天地”;他的“山水”即“时间”;他的“山水”即“人”;他的“山水”甚至与“山水”没有直接关系。他在处理哲学家所归结的两个实存的世界:实体世界(物自体)和表象世界。他的图像机制不只是山水转化为图像的过程,还是关于山水的种种感知被笔墨披露后的信息。
在更早一些的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上就出现了山水的描述。Giacomo 不仅在纸面上山开始当代山水的探索,也通过文本和拓印来回应山水,他的行动与山水的起源达成了内在的对称,成为了一个画学个案。
布鲁尼的山水画不一定出现人,但它的意境始终在表现人,在转化人的本质。古人云:“画令人喜不如令人忧,令人惊不如令人思。”人们在保护山水,也在破坏山水和离开山水。
布鲁尼始终输出了“山水社会学”的系统,在社会现场直面生存空间和环境问题,卧游和逍遥游也成为了他的社会学研究。他从现实中抽离出隐晦和澄明的因素,实处入手、虚处求解,实相不断分解和默会,虚实相生的山水进了现实,自然在他卧游的身体中醒来。
布鲁尼的山水是一种“多层风貌的联想”,在水墨的动和静、控制和随机之间提炼山水的自然运动,非直观和直观的迥异与作为物理空间的山水紧密相连,笔限和非笔限中达至平衡,心理空间也被复刻得异常从容。他始终跳脱了程式化的束缚,没有被自然俘虏。保存文人画不可言说部位。当人们迷恋于形而上学的时候,他进入了超自然层面的探讨,在持续的笔墨语言实践中开发潜伏在山水之中的可能,笔墨由此成为了一种“遥远的向往”。
布鲁尼的山水即布鲁尼本身,是一种“卧游的社会学”,或“现实社会的逍遥游”。 ... 展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