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明徹山房:终究竹子会说话
撰文/杨建勇
《竹子有话说》缘起嘉定,展呈以海派文脉为线索,以嘉定竹雕文化作背景,不拘行式,忽略材料,以竹子的名义,说一段传奇,为秋天,亦为自己。
折桂时节,借明徹山房主人盛情,邀海上文人雅士,以竹为题,或水墨、或重彩,铺成演义,各自气象。山房院不大,却承姑苏造园的精髓,盈盈的,暗香飘过,桂花正当时。厅堂内,名家的墨竹与现实之竹辉映,灯下,竟分不清哪是墨,哪是影。庭院外一株高大的芭蕉,衬托着院中的凉亭,恍惚,有美人掠过。黄昏时分,宋先生持笛于花园北墙,一时,竹笛悠远,于山房庭院飘逸绕梁。竹影间,水榭楼台,池浅秋深,竟也有了沈周的画意。
竹子有话从头说,昔日,南唐李后主以金错书法写墨竹,自竿至叶皆以钩勒,谓之铁钩锁;蜀之李夫人见月下月影,遂写墨竹。画竹堪称宋代特产,文人墨客用笔神妙,生出种种变化自成家数,乃至《宣和画谱》别列墨竹一门。
竹于嘉定,大有来历。嘉定竹刻,明正德、嘉靖年间,由朱氏三代开创嘉定派,独具一格的刀法,汇诗书画文印于竹上,成就一门文人雕刻,造诣之深比肩金陵派。虽历经百年沉浮,然流泽余绪至今,名匠亦甚多出,遂使嘉定有竹刻之乡之美誉。清代周颢擅画墨竹,风雨晦明、雪霰露雾,有笔到兴随之妙,尤以画法施之刻竹。钱大昕评说,“兴酣落笔,风枝雨叶,无不曲肖。”王鸣韶亦说,“风雨雪月,短长欹侧,皆入逸品。”
“海上从來多杰士,因慕竹四时一贯,荣衰不殊,而效子猷之雅好,追逸少之流觞,自是其人之高致也。至能清濁在笔,顯隐在墨,新叶不帶雨而披风,老节多傲霜而擎雪,晚篁解籜,似闻鹃啼鹤唳;晨枝放梢,每見霞思煥发,又足证其胸臆之洒落,決非炼青濯绛者可比也。要亦不失故步,而骎骎乎直入古人之堂奥矣。”借巢云楼主的序,说竹子的高雅,正真做起来,却是万难的。一直以为,竹与牡丹,是中国绘画中的难点,其难,不在于画不像,而在于脱俗,至于说逸,则是难上加难,这次的展呈,皆可称不俗。
关于展呈,似乎是一个惊喜,吴湖帆的墨竹与申石伽的雪竹,陈从周的文人笔墨与黄幻吾的岭南设色,让我们领略了民国文人的风采。当代大家与精英们呈现的更让人由衷地感叹海派笔墨的生生不息。
《竹子有话说》是展呈,是雅集。 ... 展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