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发生了什么?”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影像档案馆开馆展

6.0

展览时间:

2009-03-29 - 2009-04-19

开幕时间:

2009-03-29 14:00

展览城市:

北京

展览机构: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展览地址:

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这几年,各类文献展层出不穷,对于独立影像而言,作为 “这里发生了什么”——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影像档案馆开馆展的组成部分,用文献展的形式来展示近10年来中国独立影像那不算长的一部分历史在国内还是第一次。

  从历史上看,自1990年代后期以来,以观影-研讨-展映-创作为基本生态链的民间影像组织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纷纷成立。广州、深圳的“缘影会”、北京的“实践社”、南京的“后窗看电影”、上海的“101电影工作室”、沈阳的“自由电影”、昆明的“昆明电影学习小组”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团体。这些组织以网络、自办刊物、大众媒体专栏为交流平台,以大学、咖啡馆、酒吧、博物馆、艺术中心为活动空间,以国外林林总总的艺术展、电影节为展示舞台。适逢其时的DV普及运动更是推波助澜,掀起了一股影响甚巨的民间影像浪潮。我们也许可以将这种文化现象视为自1980年代以来的民间思潮的一种断续性的精神存在。然而,在新世纪的最初几年,这些组织的活动和影响逐渐式微。对中国独立影像的传播和推动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也就是本次文献展准备呈现的内容。

  本次文献展展示的是新世纪以来对中国独立影像的展映、研究、出版、制作、发行以及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的最为活跃的六个平台,它们是现象工作室(2001)、云之南纪录影像展(2003)、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2003)、草场地工作站(2005)、影弟工作室(2005)和栗宪庭电影基金(2006)。虽然,这些平台在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以及工作的侧重点上呈现出非常丰富的面貌,但有一条主线始终贯穿于这些工作之中的,即它们都把对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的纪录和批判作为自己的使命,并将目光拓展到更为广阔的领域。相对于第一阶段而言,这一阶段的中国独立影像出现了大量重要的作品,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展映活动更具有专业性和连续性,收藏和研究趋向系统化,发行和推广慢慢进入良性循环……

  作为目前所能做的最基础的工作,文献展仅仅是一个开始。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影像档案馆所承担的不仅是把这些平台的工作介绍给每一个关注中国独立影像的观众,它还将和这些平台一起持续并完善自己的对于中国独立影像的责任,而这些责任的承担,是需要此时此在的道德勇气的。
... 展开
策展人
张亚璇、左靖、董冰峰
艺术总监
夏季风
主办单位
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影像档案馆(CIFA)、西班牙国际文化艺术基金会(IAC)
协办单位
现象工作室、云之南纪录影像展(YUNFEST)、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CIFF)、草场地工作站、影弟工作室、栗宪庭电影基金、韩国首尔数字电影节(CinDi)、西河制作
( 责任编辑:孙卉 )
评论
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