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陈子庄精品书画展(吕林旧藏)

6.0

展览时间:

2012-11-27 - 2012-11-29

展览城市:

成都

展览机构:

成都市美术馆

展览地址:

成都美术馆(成都市下同仁路80号)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王 林
吕林旧藏陈子庄书画作品得以集中展出并结集出版,这是中国美术界尤其是书画界的一件幸事,对早已去世的陈子庄和后来去世的吕林,也是一件幸事。
陈子庄的绘画成就,画界已有诸多言说。其舒朗、坦然、清新,带有速写性和现场感的山水画,早有定评。其野逸、突兀、奇崛,不无夸张与讽喻的花鸟画,更为独特。而有时用线之灵怪、用墨之郁黑,超越传统甚远,尤为值得关注。在水墨创作中,陈子庄身居野地的艺术探索精神和地方主义立场,影响了蜀中一代又一代画家。此为公认,姑不论。
说说吕林。
我没见过吕林先生,但在主编《与历史同行——四川美术学院的艺术追求》一书时却十分注意他。
说来吕林才是四川美院真正创始人之一。川美老校区现址原为西南人民艺术学院,始建于1950年。当时有文学、戏剧、音乐、美术诸系,而美术系担纲负责者即为吕林。四川美院前身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就是由该系与成都艺专绘画科、实用美术科合并而成的。吕林曾编辑过川美历史上第一本《美术作品选集》,至今尚存。画集印行后因种种原因未能正式出版,时逢“三反”运功,有司以“反浪费”为名怪罪于吕林,竟将他逐出学院。其实是“羡慕嫉妒恨”:羡慕他生性潇洒,有生活品质;嫉妒他才华出众,为人所不及;恨的是吕林个性鲜明,难以驯服。吕林被下放劳动,吃了不少苦。后来才折腾到四川美协。他定居成都,由此和陈子庄结为挚友。两人于黑暗年代,直面困苦生活,唯有以绘画艺术为寄。有时酌饮烧酒,醉中说古论今,挥毫泼墨;有时惺惺相惜,吕林条件稍好,时有笔墨纸砚为赠。陈子庄画有题跋:“吕琳法正南原大醉后走笔”;吕林章有铭文:“知我者石壶,我知者陈子庄”。互为知音,互相支撑,成为两位艺术家不为时撼、潜心创作的精神动力。吕林在蓉期间对四川汉画像砖发生兴趣,在绘画形式构成方面颇有心得。他于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一批版画,“讲究平面布局,不惮以重复手法强调形式感,在当时的创作中显得非常特别而突出”(引自《与历史同行——四川美术学院的历史追求》6-1卷132页)。仅就这点而言,吕林已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位先驱性画家,后来直到80年代,我们才在吴冠中作品中看到类似手法与形式构成。
也许是患难与共,也许是才气相投,吕林和陈子庄走到了一起。吕林后来改画水墨,和陈子庄必有关系。吕林所藏陈子庄作品数量之多,可见两人关系非同一般。此次展出及成集的作品,有不少世人未见之精品,为吕林及家属雪藏多年,至为珍贵。这对中国美术史深入研究陈子庄艺术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正是吕林的收藏使陈子庄作品不至散落无寻,其用心之良苦,功莫大焉。
我想本书出版之时,吕陈二位先生一定会在天国谈论此事。吕林会说:子庄先生这些画终于没有白送予我。而陈子庄会问:什么时候能看到吕林先生毕生之作得以完整展览于世呢?
我相信不会太久。
谨以此序藉慰在天之灵。
2012年10月21日
重庆黄桷坪桃花山侧

后记
2012年的3月,法国南部普罗旺斯是迎接春天最早的地方,亚尔这座小镇成就了伟大的梵高一世英名的地方。他生命中最后的日子400多天在这里完成了200多幅色彩强烈,奔放的旷世杰作。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这块神奇美丽充满阳光的土地,她与一代巨匠梵高紧密相连。这个晚上我做了一个神奇的美梦,梦中景色美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东方仙境。我兴奋,幸福的漫游其中。忽然发现此景色是我那亲切熟悉的故乡巴山蜀水,神奇清秀的山峰,延绵不断的丘陵,弯弯的小河,幽幽的翠竹,远处农舍的炊烟与晨雾,小径上行走的牧童与水牛,公鸡的啼鸣声,与奔跑中鸭群的欢叫声交织在一起,好一幅田园风光人间仙境,正当我忘情的欣赏这美景的时候,身后遥远的地方传来哈哈大笑之声,声音是那么的亲切熟悉,啊,是我亲爱的父亲爽朗的笑声,寻声而去,竹林后小溪河畔有两位着古衣的老者,一人正伏案挥毫作画,一人手执烟斗观赏在旁,我奔跑到他俩跟前,惊呆了双眼,子庄伯伯放笔于案,抬起头来,慈祥的看着我,问道“豆豆小妹,你喜欢这小鸡吗?”我定睛看去,这不是那张挂在我闺房墙上子庄伯伯送我的小鸡图吗?它伴陪我从童年成长到青年的美好时光。正在纳闷时,友人庄园里的犬吠声将我从梦中惊醒,魂系梦中景,思想意识却异常的清晰起来,有一件事在我生命中急不可缓,我必须马上去做。
先父吕林与陈子庄先生多年好友,艺术知己,坊间戏称“蜀中二怪”。时,我年幼小,只记得那年母亲带我前去川医看望住院的子庄伯伯的情景,这是我对子庄伯伯唯一的记忆了。先父为人豪爽,秉性耿直,曲高和寡,唯对子庄先生大加赞赏,称之为画坛奇人,当世的丹青高手。父亲生前为陈子庄先生的画展,画册倾其所力,鼎力推广,父亲留有遗言“石壶乃中国近代传统绘画最后的大师,其位未至顶,尔等需大力推广之”。
多年后,由于工作的关系,在国内及海外接触了大量的中国古代传统绘画及中国近现代传统绘画,自己的艺术修养鉴赏眼光有所提高,才真正的明白了陈子庄先生绘画的艺术价值,读懂了他的绘画。人们常把他喻为东方的梵高,很多时候是把他俩个人生活的艰辛作了比较,其实他们真正相似之处是他们的艺术思想,绘画表现形式及艺术风格等方面超前于他们所处的时代。明清以来的文人山水绘画多以描绘名山大川,高士仙境,而子庄先生常年行走于蜀中乡野,独爱平常之乡间景色,田园风光,人间烟火,激情中写生,收集创作素材,根据写生印象创作的“写生印象山水画|”,独树一帜,实为难得。其画中的山水,屋舍,人物,小舟,乃至牛羊鸡鸭,完全脱离了现实的比例,根据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及自我主观印象天马行空尽情挥毫,用笔朴实无华,用极其简炼随意的笔法描绘了蜀中普通山水的天趣,用独特的个人艺术手法再现了他心中的人间天堂,为我们留下了可读,可观,可听,可行多维空间的绘画艺术与精神的享受。也许艺术在带给人们巨大精神享受的同时也因其创造者的才华带给了他们巨大的身心损耗,当他们投入在作品中宣泄热情和悲伤时也燃烧了自己身心的火焰,从而成就了与众不同的理想和不朽的人生。
仅以此展览及画册纪念先父吕林与陈子庄先生之间生活挚友,艺术知己的情谊,感谢慈母程远鹤多年的精心珍藏,感谢为此次展览,画册出版的各位老师前辈,陈子庄先生的子女们,诸多朋友们的倾力相助。愿与石壶艺术的爱好者们共享陈子庄先生伟大的绘画艺术。




吕豆于锦官城南
2012 初冬
... 展开
策展人
吕豆
艺术总监
刘宇
学术主持
王林
主办单位
吕林艺术研究会(法国)
成都八益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展览备注
成都市下同仁路80号
( 责任编辑:孙卉 )
评论
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