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张士莹基于对老虎的生理现象的认识,接合了对舞台关羽形象气质的感受,创造出眯缝长眼不画眼珠的虎相,形成了不同前人虎画的别趣。突破前人画虎的程式,形成自己画虎的个性图式,是他长期以来必做的命题。程式是有着普遍意义的东西,人类在实践经验的积累中,必会形成各种程式以利于生存和发展。就如同人每天起床、吃饭、工作、睡觉的生活秩序,是一种生活化的有程式的意味。然而,人们在大致相同的生活程式中,却有着不同的作为,并在自我的方式中形成具有个性的生命逻辑。这些逻辑中大约包含着每个人的经验和智慧,其效果的汇总,便起到了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南宋朱熹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中所含的朴素道理,对今天仍有太多的启示意义。只有不断引来源头生活的“活水”,艺术的“半亩方塘”,才得以收获“天光云影”。张士莹在追求着中国艺术精神的同时,没有忘记对西方艺术的借鉴和吸收,他把借鉴的重点放在后印象派。这个画派曾受东方艺术影响,具有鲜明的主观表现倾向,也和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有着内在的联系。那种不走极端的革新精神和开放思想,使得自身动力十足,到今天仍充满生命的活力,给后人留下很多可资借鉴的文化财富。他在借鉴中使自己的作品更着意于情意的表现,也大胆尝试色彩的运用以增加丰富和厚实感。这是一种有意味的探险,而要开拓艺术的新局面,这可能是必由之路。他希望克服画风中不合理想的某些流畅感,有意识地让自己的心态和笔墨带有厚涩骨风。伴随着对自己缺失的认识的不断充实补救,也逐步达成艺术家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
... 展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