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我们还需要肩负“见证”的使命吗?
我们还需要信守“客观”的信条吗?
我们还需要兑现“再现”的承诺吗?
摄影无所不能和无所不在吗?
这些不是问题的问题在眼下的数字摄影时代变成了问题。
面对此情此景,摄影教育应该做何反应?
是继续按部就班,实施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还是融入新的内容、启用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为此,我设计一个Workshop教学实验——它是正在进行的摄影教育研究的组成部分,获得了2005“中国平遥摄影基金•摄影教育基金奖”的资助。本次展示的作品,只是这个教学实验活动的阶段性作业。
教学实验小组的10名同学在 “彼•此” 这个共同的主题框架内寻找属于自己的观看和表现对象,思考他们与被摄对象、观众与他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尝试以现实的、虚构现实的、视觉幻象的、超现实的方式来表达或呈现。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想看看我们能否通过教学培训,改变人们对摄影记录特性的狭隘意识,继而在记录的基础之上或是在记录的范畴之外,拓展人们观看、体验、思考、呈现、传达主题的方式和途径。
像多数时候、多数拍照片的人一样,实验小组的10名同学基本上都习惯性地用一种记录事象的方式来观看和记录。所以这是一次全新而陌生的教学实验,实验过程中,我们有时百般不解、苦思冥想;有时难以改变、困难重重,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拍摄、修改,一次又一次沟通、诊断,终于有了一些小小的成绩,从中我们体验了异样影像所带来的兴奋,也体验了新的视角观看思考表达的快乐。对我来说,实验的初步结果令人十分欣慰。既然我们的实验起步了,我们将继续走下去。
... 展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