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池书墨”苏亚涛书法作品展

6.0

展览时间:

2013-10-31 - 2013-11-06

展览城市:

长春

展览机构:

吉林艺术学院造型校区

展览地址:

吉林艺术学院造型校区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清代碑学的兴起,是中国书法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形成了书法碑帖双向发展的模式。后来有识之士尝试着将碑帖书法进行融合,虽然路途艰辛有得有失,但终归出现了诸如于右任、沙孟海等不少成就颇高的书家。因此这条山重水复而又极具诱惑力的书法创新之路,吸引着众多勇于攀登的书家。近期得见亚涛君之书,发现其也是一位碑帖兼修的实践者,这种大胆选择和积极向上的可贵精神令人钦佩。

亚涛君志学之年即留心翰墨,初习唐楷继喜魏碑,特别对被推为圆笔典范的《郑文公碑》情有独钟,经过近二十年的临习参悟,其结字骨气洞达,气象不凡,善书之声雀起。之后其有感于刘熙载《艺概》所谓“北书以骨胜,南书以韵胜。然北自有北之韵,南自有南之骨。”意欲将以骨力见长的北派碑板体势,与以韵致动人的南派帖学书法取长补短合二为一,开始了碑帖兼修的书法学习和创作尝试。在此过程中,他大胆借鉴前人碑帖结合经验,取法视角不囿于碑学帖学,在字体上也不限于篆、隶、楷、行、草,打破流派意识和门第观念,凡符合自己审美意识者均广采博取为我所用。在临帖上不拘于形似,而是更注重意趣韵味,溶他人魂魄铸自家风神,在行书上最终确定以清人浑厚平正一路书法为主攻目标,均能气沉力实,格调不凡。在楷书上心仪于王宠、八大山人,特别对弘一法师用笔之干净、结体之疏朗、气息之清雅顶礼膜拜,观赏亚涛众多的颇具空、灵、静的小楷册页,可以体会到其于此类风格的理解之深。

亚涛君先后读研于吉林艺术学院,访学于吉林大学古籍所,进修于清华书法高研班等,转益多师广采博取。其优点在于聪明而不舍勤奋,每年临池所废之纸何止三千,仅册页就有百本之多。在快节奏重物质的时代,人们难免浮躁,亚涛君有大隐于市之志,完全以一种“游于艺”的心态来对待书法,尽量减少功利因素的干扰,以亲近经典与古为徒为乐。这种游离于当代书坛之外的状态,使其笔下不沾染时风流弊,尽显临池获得的“古意”和面貌一新的自我“另类”。 苏轼曰:“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黄庭坚亦云:“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亚涛君正在为自己书法的“新意”和“自成一家”而不懈努力追求着。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期待着亚涛的书法境界常新、艺术水平更上层楼。
... 展开
艺术家
主办单位
吉林艺术学院
吉林省书法家协会
长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长春市书法家协会
... 展开
承办单位
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艺术家
( 责任编辑:孙卉 )
评论
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