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11月11日,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即将为现代艺术大师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举办回顾展“Alexander Calder: Performing Sculpture”,梳理这位20世纪最重要艺术家的完整创作生涯。这也将是艺术家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个人回顾展。
作为20世纪最负盛名且最具影响力的雕塑家之一,亚历山大·考尔德以开创性的动态雕塑而闻名。他的艺术创作领域广阔,从巨大的钢铁雕塑到电影舞台艺术乃至珠宝设计均有涉猎。考尔德的雕塑作品坐落于世界各地的城市广场上,他利用机械性装置开创了雕塑界新的风格,达到了动感与构成的完美结合。
亚历山大·考尔德1898年生于一个雕塑世家,他从小便展现出艺术天赋,开始用生活中的材料和工具制作玩具和物品。1919年,从新泽西州霍普肯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的机械工程系毕业后,考尔德搬到纽约并加入艺术学生联合会,专心从事艺术创作。在纽约期间考尔德经常以马戏团为对象进行写生训练,而他之后于巴黎创作的重要作品“Cirque Calder”的灵感就来源于这段时期的经历。
1926年,考尔德来到巴黎并在那里陆续工作生活了7年,这段重要时期对考尔德的艺术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他以铁丝为元素创作了很多作品,为之后“动态雕塑”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1929年他用铁丝创作的“Goldfish Bowl”成为其第一件动力雕塑作品。之后他又创作了“Croisiere”等作品。这些作品得到了杜尚的赏识,并首次使用了“动态雕塑”(mobiles)的词汇去描述这种开创性的雕塑创作。
此后他不断发展自己的雕塑理念,创作了许多更大、更复杂的动态雕塑作品,并开始将精力花在户外、大规格的雕塑作品上。1942年,他通过将手工切割的木块固定于钢丝末端,创作了名为“Constellation”的一系列作品。
1950年代起,他开始设计大量纪念性公共雕塑作品,包括肯尼迪国际机场的“.125”、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La Spirale”、1967年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的“Man”、密歇根州大急流城的“La Grande vitesse”、芝加哥克卢钦斯基联邦大厦的“Flamingo”等知名作品。
考尔德标志性的动态雕塑由悬挂的抽象元素结合而成,作品随着气流的变动产生不同的形态变幻,将每一个奇妙的瞬间凝固为和谐与平衡的永恒之美。此次在泰特的大型回顾展将以近百件作品去展示考尔德的创作发展历程。
“历史上,雕塑是需要观众在三维空间走动来全面体验的坚实对象,”泰特现代美术馆展览部主任阿齐姆·博查特·休谟在展览的发布会上说,“考尔德推翻了这个观念,在他那里雕塑变的可以活动。我们再也不用围着雕塑转了,它会为我们而转动。”
“有点像在观看空中漂浮的云,”策展人安·考克森补充说,“这些雕塑真诚的邀您放慢脚步,来感受它微妙的移动。”
展览将展出至明年4月。 ... 展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