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梁如洁画展》一九八九年七月五日至十四日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展出梁如洁八十年代的花鸟画、山水画写生与创作一百多幅,是梁如洁八十年代时期艺术探索的成果。
迟轲教授为展览专题写了评论文章《静观与激情——梁如洁的艺术世界》。梁如洁作为一个讴歌自然美的画家,正是在摒弃尘嚣的扰乱中,得以谛听天籁,明察秋毫,使自己的心智情感与造物融合,凝聚成为奇幻多姿的艺术品。从那格调迥异的意境中,抒发出丰富多样的感情:
月光里绽开的木兰花,似乎散发出阵阵幽香,夕阳下沙滩上踽行的海鸟在静静地思索;一枝孤独的荷花,矗立在涟漪中央“顾影自怜”;两片落叶随流水逝去,如一对凄伤的恋人……这类作品是娴静的、幽怨的、悲悯的;显示出女性的细腻与温柔。
沉重的巨石底下,流水边萌发出两株小小的嫩芽;深秋的蜻蜓,紧抱住干枯的荷梗与寒风搏斗;汹涌的海涛上,一对鸥鸟逆风而飞;暴雨摧残之后的蝴蝶兰,依然繁花怒放……在这些作品里,艺术家赞颂了生命奋发的力量以及弱小者无畏的抗争。
梁如洁虽然生长在明媚的南国,但西部和北方辽远壮阔的景象,似乎更能引起她的兴致,更能诱发她深沉的哲思与豪放的激情。例如:
颓圮的古老城堡,耸立在月色里,好像诉说着百代的兴衰;敦煌的月牙泉,静卧在无边的沙原上,回忆着昔时丝绸之路上的繁华;诺尔盖寺庙的高空上,旋转着云朵,闪耀出奇异的光辉;而在另一处,浓重的云层变为倾盆大雨垂直降落,与地面上的河流构成强烈的对比。画家处在这类浩翰的景象之中,会感觉到自身的渺小,但也可以说感到了自身的巨大——因为她已经与广阔的天地融为一体了。……
出席参观《梁如洁画展》有广州美术学院 院长胡一川、杨之光、郭绍纲,岭南画派前辈关山月、陈金章、梁世雄、等教授,文艺理论、美术批评家迟轲、陈少丰、姜今等教授及广州美术学院各学科的专家教授,广州画院、广东画院 院长黄志坚、陈永锵、林墉、王玉珏,以及广东美术届的画家朋友们参观了画展,都给予画展一致的好评。
... 展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