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米兰·昆德拉曾用“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句希伯来谚语得出了“小说就是上帝回音”的结论,他认为小说家应该是能够认清世界、认清自我,并且具有思想深度的艺术家。昆德拉对小说家的此番定义也可以用于我们反省中国的当代艺术境况。现时的中国当代艺术常常拒绝那些进行深度思考的艺术家,尤其是80后出生的青年艺术家。他们被剥夺了进行深度思考的权力,甚至是70后那具有一丝丝痛楚的青春残酷感,也转而成为了游戏、卡通、肤浅、无聊的代名词。但是,本次展览中,同样出生在80后的六位青年艺术家,却为我们呈现了不同于这一代人既定规范的多种创作思路。
蒋波、张洋等六名青年艺术家眷恋水墨,又不拘泥于水墨,他们没有停留在绘画媒材的表面,而是更加注重水墨背后所暗示的文人精神和人文关怀。我们大致可以将他们的作品归为两种倾向:其一是蒋波、张洋、郑忠和作品中体现出的传统文人气;其二是符常飞、程彬、梁伟员作品中表现出的水墨都市化。前者注重将作品日常化、人格化,后者则尝试使作品具有社会性和批评性。我们虽然不能够更加详细地定位其中每个人的创作风格,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的作品显然已经与那些简单挪用符号、旨在冲击视网膜的卡通创作方法论拉开了距离。
艺术家们把展览命名为“界现”,仅仅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将他们各自的创作状况和彼此之间的风格差异呈现给观众。但是依我之见,他们作品的效果远非如此,因为他们已经挣脱出了权力话语给予这代人以游戏、卡通化的约束,并在不断进行深度的反思。上帝的笑声必定已在他们耳边响起!
谨述于此,感谢参展艺术家及为此展付出努力的朋友!
王志亮 ... 展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