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场”刘商英个展

8.0

展览时间:

2017-10-21 - 2017-11-05

开幕时间:

2017-10-21 16:00

展览城市:

阿拉善盟

展览机构:

红城遗址

展览地址: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北部-(红城遗址)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艺术家刘商英继2015年中国美术馆个展《空故纳万境》结束之后,将创作现场从一尘不染的西藏阿里移开,转而深入人迹罕至的内蒙古沙漠腹地,以额济纳旗遍野“陈尸”,枯死千年却不腐不朽的胡杨树林作为艺术家绘画创作的又一个发生地。

即将于10月21日在额济纳旗汉代关隘遗址“红城”拉开帷幕的艺术家最新个展《生命场-刘商英》,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学术主持、法国著名策展人、批评家奥利维耶·卡佩兰(Olivier Kaeppelin)担任策展人。作为首个使用与现世隔绝开的异域场景作为展览现场的艺术家个展,《生命场》将展出刘商英连续三年于沙漠腹地完成的大尺幅绘画中的31幅,而距今已有2000年之久的红城遗址将在超过15天的展期内,成为这批作品24小时不间断展出的空间场域。

作为2017年度最具探讨价值的展览,《生命场》中的全部作品诞生并将展出于额济纳旗。被视为古丝绸之路沿线上重要一站的额济纳旗,古称居延,是东西文明的交汇之地,更是一片被时间与空间无数次地交错、重叠充溢着的古老土地,而《生命场》的展出将成为历史、现实与艺术再一次汇集,并创造出一个新的时空图景的独特见证。

在展览筹备的两年间,策展人奥利维耶数次往返于中法两地,与范迪安院长、艺术家刘商英就展览进行多次深入探讨。奥利维耶·卡佩兰在评论文章《生命场-刘商英》中写道,在艺术家刘商英抛弃掉普遍概念的绘画作品里,“不断涌现的绘画形式”,“正是自然化生的具体,是荒漠中央的戏剧呈现,而刘商英则是为我们拉开大幕的那个人。”死寂无生气的胡杨与荒漠在艺术家的画作中,显现出另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而一种正在生成的“新的自然”成为对“自然”本身具有启发性的怀想与一次全新的到达。

范迪安认为:刘商英多年来独步荒原、孤旅边塞的艺术方式,体现了直面历史、向往自然和叩问人文的宽阔胸襟,在自然风景中投注了关切生命的情感和思接千载的情怀。他的大尺幅现场绘画集感性与体验为一体,置自我于放空和纯粹之境,写意挥洒,淋漓尽致。他笔下的沙漠胡杨成为生命与精神的象征,也是对丝绸之路历史的咏叹。从现场绘画到现场展览,他的作品与红城古堡浑然相融,构成历史、自然、人文交织的“生命场”,可以说开辟了当代艺术“文化还乡”的新路。

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共阿拉善盟委员会宣传部共同主办,由法国索非亚艺术基金会倾情支持。与此同时,还将由一系列在中法两地展开的沙龙及相关活动组成。

关于刘商英

刘商英,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现为油画系副教授、副主任;1974年生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199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二工作室,获文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获文学硕士学位。2011年之后,刘商英先后多次深入西藏阿里、内蒙古额济纳旗等地进行大型现场绘画,并坚持以创作发生地为单元,先后创作了《玛旁雍错》系列、《胡杨与沙》系列,探索绘画在原始自然场域中的表达及绘画与自然的关系。重要展览包括2013年在中间美术馆举办的个展《浮云-刘商英写生》,201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个展《空故纳万境-刘商英艺术展》。刘商英的绘画与他的行为密不可分,他将自我融入到原始自然之中,用绘画这一行为和自然对话,形成一种在场的多纬度体验和思考,正如刘商英说:“在那个场域中,绘画并不替视觉本身代言”。法国批评家罗贝尔·布贾德(Robert Pujade)说到:“刘商英不绘画风景,他在风景之内绘画”。
... 展开
艺术家
策展人
奥利维耶·卡佩兰
学术主持
范迪安
主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
中共阿拉善盟委员会宣传部
展览备注
赞助商:法国索菲亚艺术基金会

开幕座谈:2017年10月21日(周六)14:00-15:30
艺术家
( 责任编辑:孙卉 )
评论
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