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三友”唐书安 唐朝轶 朱中原书画作品展

6.0

展览时间:

2017-12-10 - 2017-12-16

开幕时间:

2017-12-10 15:00

展览城市:

北京

展览机构:

北京杏坛美术馆

展览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南新华街15-3号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杏坛美术馆素有书画并重之旨趣,以翰墨高格名于京城画馆界。今有蜀中三友唐君书安、唐君朝轶、朱君中原书画齐聚其间,岁尾严冬之际,恰如岁寒三友竹之高节、兰之清雅、梅之烂漫,呈书画合璧之美。书家画者三友,虽年尚青壮,亦届不惑之岁,于书画之道各有深得,皆具槐堂衡恪所言人品、学问、才情、思想之文人画四格。

蜀地自古多画人。北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辑唐乾元至宋乾德间蜀地画史,得逸、神、妙、能四品,以“画之逸格,最难其俦”,独推孙位一人,赞其“天机迥高,思与神合,创意立体,妙合化权”。孙虽原籍会稽,唐末战乱之时随僖宗入蜀,志行孤洁,情韵疏放。眉州苏子由称其“纵横放肆,出于法度之外,循法者不逮其精,有纵心不逾矩之妙”,乃真逸者也。吾以为,“逸格”于今蜀中三友书画间,历时而共地,仍可各拈一瓣香也。

三友雅聚共展,余得感三“道”,正乃蜀道、书道、术道。同音异调各具其义,递而进之,窥见此展妙趣。一乃“蜀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此“道”乃道路、历程之义。蜀地山川险秀,烟云华滋;蜀人有胆、有灵、有侠骨,其书画亦常以奇崛恣肆、洒脱不拘见性。二乃“书道”,书之道,亦难得其三昧。此“道”乃方法、韵致之义。自古书画同源异彩,笔墨相通,舍书而难言画矣。三乃“术道”,术与道,难分其先后轻重。此“道”乃思想、观念之义。进技于道,是为最难。“术”之为巧,亦含“道”之深意,方有“美术”、“艺术”之舶来新语。

返观蜀中三友者,书安、朝轶、中原各具其格。唐兄书安,出自四川大竹,其山水能得烟云神气。其人亦如其书其画,风雅间难掩豪气,尤到酒酣之时,放歌吟啸川江号子,真乃解衣般礴,好不畅快撼人。唐兄朝轶,出自四川金堂,其书儒雅圆融,形神俱得。其先师、国学家虞逸夫先生评其书作“在谢无量与马一浮先生之间,得六朝人之风骨”,正中其神矣。朱兄中原,出自四川内江,乃当今书坛青年学人书家之代表。其书清朗隽逸,为文也如其书,真率见性,尤于晚清民国书学深得真知,艺舟双楫更通其妙也。

蜀中三友聚展于杏坛,系书安兄最初动议,于黄总和平兄之杏坛聚筵,邀我担纲作序。杏坛福地,书画辉映,实为幸事;且三者皆吾同辈好友,未敢推脱,不揣浅薄勉力成此小文助兴,以作扉页按语,导赏佳作,请教于同道诸君耳。

是为序。

于洋(展览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
丁酉冬日於京城
... 展开
学术主持
于洋
主办单位
北京杏坛美术馆
展览备注
学术顾问:曾来德
艺术家
( 责任编辑:孙卉 )
评论
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