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重”袁洪业油画作品展

6.0

展览时间:

2017-12-17 - 2018-01-06

开幕时间:

2017-12-17 15:00

展览城市:

贵阳

展览机构:

萧·艺术空间

展览地址:

南明区箭道街72号御庭轩二楼 萧·艺术空间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青年油画家袁洪业自2010年以来,潜心致力于将山东人身上的那股劲,驻留在厚厚的油画颜料中。曾经夜以继日的在半山上的那间潮湿阴暗的小画室里抖动胳臂,不问昼夜,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创作出惊人的作品。那些胡乱图抹与飞舞的笔触、无序的节奏、无常的构图、无言的色调、便让观者看得心乱如麻、精神恍惚、思绪荡然!

而那时的袁洪业,英俊的外表下,深藏一颗顽强的艺术之心,除了对贵州本土文化作了大量理论梳理和专题研究与写作外,在绘画的风格语言上,又做了艰辛的摸索。同时身上齐鲁大地儒家文化的基因,一直在袁洪业的身体里流淌延续。

天性乐观、思变敏锐的他每每说及绘画,总能脱口而出深思后的感悟,言语间充斥着对现当代绘画的追问与反思。所以,纵观袁洪业近三四年来的新作,已让观者对他的新系列油画作品所呈现的忘我与无我的不知所云的纯洁状态有些许触碰。

在《读个鸟书》系列作品中,背景大面积纯色与长笔触的结合,似风、似水般掠过,极厚的树干突出布面,干枯、凝重,白色、粉色、红色、黄色的玉兰花或含苞、或绽放、或凋零、或飘落,或是已被笔触所模糊。短暂的花开周期在袁洪业的笔下,具有了极强的生命含义。

玉兰这种园林观赏植物、颜色雅洁如玉、馨香浓重、似兰,外形又极像莲花,大诗人屈原曾赞它:
朝饮木兰之坠霞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

明朝学者彭年说:色与玉同语,香将兰共芳。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有不少玉兰题材的工笔与写意绘画作品,是文人画喜爱的表达题材。这种早春之花是古代传统文人、画家、贵族抒发自然美与精神美统一的绝佳寄托物。

王林先生说:个人精神痛苦成为传统表现主义的内涵和基础。袁洪业的这一系列作品,除了主体性玉兰枝干和花朵的象征表达外,又以无厘头的读书航天小飞人的元素的切入,对内心挣脱既有模式是一个很好的解放与释放,对传统语境下的自我剪断新生儿般脐带关系又提供了身份的追寻与介入。

图式中美艳的玉兰花与航天小飞人、大鸟诸元素作为“在场”关系的对话,让失重的小飞人,失重的生存欲望,失身的心理需要,失语的存在与虚无,皆成为袁洪业在次系列油画作品中身体意识的智慧性控制与反应。

《读个鸟书 》在后期作品的手段拓展上,呈现单向的“刮花”表达,是画家追求图像新意义的痛苦变革,是对观念意识下的样式的尝试与努力,是友好的上下文关系的亲密拥抱,是人视觉性的惯性升华。
... 展开
策展人
许泉教授
学术主持
田军教授
主办单位
萧·艺术空间
协办单位
南明区文体广电局
南明文化馆
贵州民族大学民社学院
贵州聚艺联盟
... 展开
( 责任编辑:孙卉 )
评论
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