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一脉”第二届水墨名家作品邀请展

8.0

展览时间:

2018-07-07 - 2018-07-18

开幕时间:

2018-07-07 15:00

展览城市:

兰州

展览机构:

雁儿湾当代美术馆

展览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雁儿湾文化艺术区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段新明

真正的艺术品,即使历经千年仍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因为这些作品有着很强烈的生命力。

甘肃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根植于传统的土壤。而传统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体验生命的过程,中国美术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呈现了多维的生命状态,它就像一颗大树生长在华夏大文化传统的阳光下,扎根在民族审美心理的泥土中,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在它的年轮里记载着时代的推移和艺术的变化。无论智者是如何的睿心萌动,但都依然在千年故国先哲灵光的统摄下,思考着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哲学。同时中国艺术又是程式化的艺术,但是程式化作为形式因素,是基于特定内容而存在的,真正的艺术家能够不断地深入前人堂奥,不断地破茧而出,不断地创造新的程式,从而推动民族艺术程式在相对稳定与不停地蜕变中前进。我们发现,文化的认同是甘肃艺术家创作的坚强动力。人类在上古之时由于地域和环境的差异,从而造成东西方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审美观念的不同,中国的艺术语言产生于中国美学、哲学、理论学及其历史下的文化背景,先秦诸子思想家们提出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儒家提倡的“中和之美”和道家主张的“返璞归真”,阐述的由“艺”进“道”的美学体系构成了中国艺术发展的理论基础,老子“志于道,据以德,依于仁,游于艺”,庄子“有形者象,无形者而定,不为外物所役,且能寓偶然于必然。”,均从不同的侧面道出了中国艺术的意象精神,因此,中国的文化艺术是以儒、道、释三种哲学思想为根基而延续和发展的,儒家的“仁义礼”,道家的“天人合一”,释家的“禅悟”,这些哲学思想所造成的艺术观,是中国画的主题,入道对艺术是最为重要的,“德于仁”关乎成就怎样的人品,人品又关乎艺术境界,水墨语言是精神的触角,博学也要慎思,艺术家必须在骨子里坚守“较真”,道路总是由自己选择的,考虑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艺术追求,坚持自己的艺术观点,是从事艺术创作必备的基本素质,艺术家必须有自己的人文追求,需要有自信、勇气和耐心而又“人能置身优游闲瑕之地”,用心于学问之中,探寻事物的本末始终,而后才能进入创作的自由境地。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人们的审美需求的变化、传统的艺术图式,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的需求,艺术的创新,日渐成为当下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艺术家的自觉行动。艺术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正意味着一个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但是,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中国艺术的创作如何推陈出新,贯穿中国艺术创作的一条主线是不会变的,那就是对传统的理解和对笔墨的认知上,文化传承的脉络是不会变的。因为,传统是经过几千年中国文化浸淫,闪烁在世界艺术之林的最后一道中国文化的辉光。

参展的艺术家们把握住了传统的脉博,坚守着自己的人文追求,而且正行走在前进的路上。

是为序。

2018年6月26号于兰州
... 展开
( 责任编辑:孙卉 )
评论
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