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禽鸟是人类生活中极为亲近的朋友。无论是置身于大自然山林,水域,或者行走于城市的公园,马路上,甚至居家环境当中,几乎无处不可发现鸟踪。赏鸟,也自然成为热门的休闲活动。
古代画家习惯将禽鸟称为“翎毛”,国立故宫博物院典藏有超过两千件以上,以翎毛为描绘对象的古画,形式林林种种,过去也办过几次以鸟类为核心的专题特展,包括民国七十三年的《宋代翎毛花卉册页》,九十年的《画里珍禽─纸绢上的鸟类世界》,与九十九年的《百禽百声音一动一情性》。历代著名画家,如黄筌(活动于903-965),徐崇嗣(10世纪),惠崇(约965-1017),崔白(11世纪),崔悫(11世纪),李安忠(活动于1119-1162),李迪(12-13世纪),马麟(约1180至1256年后),吴炳(12世纪)等,均善画翎毛,并有形神兼备的杰作传世,为禽鸟百态留下了最佳的翦影。
本次“来禽图”特展,共遴选三十一组件,分别于202及212陈列展出。作品时代囊括宋,元,明,清至近代,型态可区分为《果熟来禽》与《鸟语花香》两类。展出同时,并会搭配禽鸟的写真照片一并陈列,观众可以透过绘画与照片的详细比对,具体理解历代画家对于禽鸟生态缜密的观察力,以及当想要突破形似局限时,如何借助笔墨与万物对话,来抒发内心情感的创作力。值此生态保育观念日益受到重视的时潮中,欢迎大家在早春时节前来故宫看画,赏鸟,共感这场翎毛与花果和谐奏鸣的美妙经验。
展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