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如果我要创造人的革命的观念,我就必须与所有与人有关的力量对话。创作艺术,是与人的思想领域交流的一种方式。我对艺术感兴趣仅仅在于它给了我与人对话的可能性。”
——约瑟夫·博伊斯
“博伊斯”,作为西方艺术史中不可忽视的名字,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这是一个对于欧洲,尤其是德国,极其特殊的年代。重归平和的生活表面之下,二战创伤还在隐隐刺痛,失落和希望的交织,愈加显示出博伊斯对社会文化与政治形势的反思和社会责任。这个在公开场合从来都戴着标志性毛毡帽的艺术家,在20世纪后半叶产生的影响到现在仍未消失,并且也不局限于艺术领域。博伊斯曾自认是多重身份的人:不仅是一个艺术家,也是一个社会活动家。而且他并不在乎人们是否对这他两种身份进行区分。
展览根据博伊斯的几个重要艺术概念展开叙述:人人都是艺术家、扩展的艺术概念、社会雕塑,及激浪与偶发。展厅里的作品就如博伊斯与观众展开的对话,作为一场“看不懂也得看”的展览,或许我们能从博伊斯的话中“看懂”他的某些创作理念和艺术行为动机。
展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