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传统”手扎的世界作品展

8.1

展览时间:

2019-04-11 - 2019-05-11

开幕时间:

2019-04-11 15:00

展览城市:

昆明

展览机构:

云南民族博物馆

展览地址:

昆明市西山区滇池路1503号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扎染曾是唐代流行于中原地区的高端艺术形式,风靡一时。到了宋代,因其过于奢华,宋神宗一道禁令,扎染便慢慢绝迹于中原,最后逐渐演变成为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项民间工艺。特别是云南大理,扎染几乎和白族民间生活融为一体。说到扎染人们立即会想到窗帘、桌布、围巾、衣帽等生活用品。

客观来讲,扎染作为一种技术其价值应该是独立的,不能成为只局限于某种产品的附属工艺。就如油画与雕塑,技术作为艺术表现手法本身是独立和中性的,可以被全世界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普遍使用,作为独立的形式创作出属于各自国家和民族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但高雅而且价格高昂,特别是油画,天价作品比比皆是。

然而大众对于传统扎染的认知,往往忽视了其文化和历史价值,使扎染艺人辛苦完成的作品,沦为廉价的旅游商品,成为窗帘、桌布、服装、布包的附属装饰,即使堆积如山的产品,价格也不如一件艺术作品。这既限制了扎染作为独立艺术语言的表现空间,更重要的是扎染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了旅游商品落入低端消费链上,严重制约着其生命力的发展。

基于这样一种现状,我们试图让扎染技术从认识误区中脱离出来,摆脱低端旅游产品的陷阱,让其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而突显其艺术价值。通过对艺术价值的提升,来提升其产品价格,以此来还原非遗项目应有的艺术和文化地位。

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综合艺术工作室的6位教师从自身专业角度出发,用了两年的时间,将现代艺术的视觉和审美经验融入到传统制作工艺中,突破传统扎染的固定图式,以一种独立的艺术呈现方式进行创作,开发出一批与现代生活相融合,既具备现代审美气息又兼顾传统工艺的视觉作品,以此来探索一条弘扬非遗项目的道路。

对于扎染艺术价值的重新认识,并非是否定其长久以来在民间所形成的文化意义,而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多样化的尝试,让传统工艺能够更好的融入现代生活。通过从工艺品到艺术作品的多种呈现方式,让大众对扎染有更多元的理解,丰富其生命力。作为尝试,希望我们的工作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薛滔

2019年1月
... 展开
策展人
薛滔
主办单位
云南民族博物馆
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展览备注
展览总监:杨莉 盛亮
艺术顾问:高力青 曾晓峰 杨松海
展览助理:城市学院艺术设计系1611策展项目组
媒体支持:雅昌艺术网 前线 云南网·旅游 就爱去旅行网 云南文产网 云南日报·旅游 春城晚报·旅游 云南旅游文化时报 云报文旅传媒公众号 大观周刊·亚洲民宿 会写几个字
鸣谢:云南大山饮品有限公司 大理石空国石博物馆
... 展开
现场花絮
查看更多
艺术家
评论
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