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多重折射的游戏——陈晗的涂抹》
杜曦云
掌握着具象绘画技巧并以视觉艺术为职业,陈晗被兴趣和责任驱动,在个人手工作坊式的画室里,持续制造着图像。他钟情于写实绘画的趣味,焦点透视、三度空间幻觉成为他习惯的手法,如同舞台搭景般建构着他的画面。生活在脏乱大农村般的北京五环外,他的图像却似乎来自欧美都市的中产阶级社群,这让他的绘画有一种“泛国际化”的气息。很多作品是由一个个具象的元素组成,但组合在一起时明显是荒诞的,不符合现实世界的规范。这些泛国际化的形象和“超现实主义”式的组合,和他的观看经验有关。
在图像的选择上,他没有设限到肉眼所见的真实世界。把电影、摄影等当作图像来源,全球范围内的视觉信息都可以供他检索,这也是他作品面貌“泛国际化”的成因。但这些图像在他手绘式重现时,经过了微妙的变形。再加上散乱的笔触和如同被黑灰色滤镜遮盖的色彩,原初的所有视觉信息都遭遇陈晗式的转化。理论化的潜欲下,他制造的图像笼罩在观念的结构中,重要的不只是具体的人、物、空间,更是从中外化出的普遍性。但这种普遍性在他的画面中没有明确的意指,是偏于混沌的暗示,需要观者调动直觉和个人经历来感受或思考。
他的画面给人以心理悬疑,被微妙变形过后的人物形象、表情等,被紧张的猜疑填充起来。他们有着种种不安,内心可能正在酝酿着采取行动的动机,或已经激烈波动,但仍然自我控制着,没到激烈行动的那一刻。大多数人的心机沉沉,让个体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即使两个人独处时有亲密行为,在冰冷阴森的氛围里,也只是很有限的信任感。混乱的时空里,人群被阴谋感笼罩,反衬出生存环境的凶暴底色。
陈晗的这些绘画里,往往有一种适度的矫情做作感,就像观者明确知道舞台上的人在表演。不直接画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处境,通过电影里的视觉素材来曲折表达生存感悟,这种取材、转化的方法,是矫情做作感的源头。但矫情做作感,在单调的文化语境中,又是令人耳目一新的。陈晗迷恋的,可能就是这种趣味。 ... 展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