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问候”刘兆武油画作品展

8.0

展览时间:

2019-11-25 - 2019-11-29

展览城市:

澳门

展览机构:

澳门城市大学文化中心

展览地址:

澳门徐日升寅公马路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前 言

孔子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大概从那时起,中国人便开始了与天地的精神往来。中国人自古以来对山水那种深入到骨子里的爱,也印证了炎黄子孙独有的联系自然与文化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中国山水画。及至当代,笔墨的表达维度被打开了,甚至所使用的媒材也不再局限于原来的毛笔和水墨,而是更海纳百川,但不变的是中国人“高山仰止”式的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与理解,还有那如山高的家国情怀。作为成长于长白山脚下的中生代油画艺术家,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刘兆武笔下的“母亲山”,带着扑面而来的北方气息,雄浑而宽厚,自在而苍茫,正是这样一种内在精神性的体现与升华。

自幼成长于白山黑水之间,刘兆武对“母亲”有着很深的感情,从2011年起刘兆武就开始了长白山题材的创作,8年间,他出入长白山30余次,行驶三万余公里,拍摄了两万余张照片,绘制了几百篇手稿,长期的采风与游历为他积累了大量的长白山地貌、人文等素材,并以此为基础创作了上百幅作品。这次,刘兆武院长携四十三件油画作品来到澳城大,让土生土长于南方的观众得以一睹北国的绮丽风光和劲健植被,以及植根于这片土地上的神奇造物。从作品不难看出,刘兆武是如此热爱他笔下的这片土地,才会力透纸背,赋予生养他的土地以纪念碑式的恢宏观感,画面单纯而博大,肃穆而空灵,甚至连一草一木似乎都带着风骨。此山仍是此山,此山已不仅仅是此山,而是承载了画家内心精神的观念性表达,这是一座在彼岸,在心里的山。

作为北方写意性油画的领军人物之一,刘兆武采取独特的油画语言和视觉形式来诠释北方的自然特征和文化特点,并借鉴中国传统绘画的视觉特点,在油画语言上尝试突破,使西方油画语言与中国审美精神在作品中得到很好的结合,并以此建立一种以中国写意山水精神作为内核的全新的油画语言表达途径。同时,刘兆武赋予了他的作品以当代性与时代感,作为地域特征与当代艺术创作关系的一种探讨,无疑走出了非常成功的一步,值得引起更多的关注。

近年来,刘兆武除了致力于个人艺术道路的探索,亦不遗余力培养艺术新苗。2017年,以吉林艺术学院为申报主体的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北方写意性油画美术人才培养”项目获得国家立项审批,该项目立足于北方写意性油画的学脉传统,利用吉林艺术学院油画专业的丰富学养和艺术实践资源,培养有志于当代中国写意性油画创作的得力后俊。这背后,当然少不了“为师”刘兆武的栽培与付出。

大道至简,刘兆武用极简的画面观感获得了最震慑人心的力量。画者若苦行僧,观者须屏气凝神,让我们一同进入这场修行之旅吧。

——孙蒋涛
... 展开
艺术家
主办单位
澳门城市大学
吉林艺术学院
艺术家
评论
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