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幻天地”中法当代艺术联展

6.0

展览时间:

2005-09-09 - 2005-09-30

展览城市:

上海

展览机构:

春天翰墨画廊

展览地址:

春天翰墨画廊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参展艺术家:Kaj-Fikaja 卡耶·菲加亚(雕塑)--法国
Simone Berno 西蒙·伯纳 (油画)--
高孝午 Gao Xiao Wu (雕塑)--中国
葛千涛 Ge Qian Tao (油画)—中国
计箐华Ji Qing Hua (多媒体)—中国

  无论在什么季节,走进坐落在南昌路的春天翰墨画廊总会让人感到惬意。 葡萄构筑起的绿荫长廊,庭院中的石榴花。 光影流淌于前庭后院,微风中的草香陈陈袭来,举办中的中法当代艺术联展已将整个花园露台包裹成另外一番景色。 身披彩装的巴迪熊,出没于草丛树林屋檐之间或立或卧个个憨态可掬,出于艺术家(柯罗夫—德国、魏景山—美国、赵渭凉—美国、张培成、杨春华、周一清、边平山、邱瑞敏、葛千涛等)之手彩绘图案。 使巴迪熊雕塑产生无限的视觉想象。 观众与之有了零距离的接触,因触摸而滋生情感。 在花园中我们还惊异地发现出自Kaj Ficaja的系列“怪物”,单想想这些名字吧,他们是光电怪物,破晓怪物,云上怪物。 它们个个魁梧高大,神态滑稽。 这些阅历丰盈游历世界的“怪物”让我们想起了唐吉诃德,所不同的是对我们而言无疑是一次视觉震撼,毫无疑问是我们未曾领略过的视觉体会。

  高孝午的雕塑作品则将我们引领到“后全球化“的标准时代。 千篇一律的都市文化,平庸逻辑思维下形成的格式化、程序化。 在他雕塑中呈现了标准的生活,标准的姿势、微笑,标准的大楼、标准的街道、商场…… 以及因标准而带来的标准式的“权力”。 他让我们尴尬与困惑,我们不尽要问数码技术精准性后的时代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色。

  葛千涛的油画作品依然追求着他多年来的阳光旅程。历史与文化的两条坐标时时与安第斯山脉(地理)交织在一起,留给我们的是梦一般的视觉享受并逐渐地延伸至我们的内心。 我们可以效仿他坐在西耶纳的老宅的屋顶上,站在托斯卡那长满金雀花的山丘上给自己的瞳孔加入一些探求和关怀。 感受岁月与命运的力量,感受大自然壮美与辽阔。
  
  Simone Berno始终把Nounours(小狗熊)作为他绘画的一种基本符号元素,在Simone 笔下,Nounours成为一种既独一无二的,又具有重复性的侧面影像,它既能使观众想起天真童年与诚挚关怀,又始终保持着它特有难以接近的神秘感,这种重复性的动机贯穿Simone的作品长达10年之久。毫无疑问的,他的画传达着愉悦,对生命的热爱和使人振作的幽默感。他的画永远充满着无穷的生命力。

  计菁华的系列作品“欲望都市”将数码摄影、电脑绘画、光电混合媒介构成了无懈可击的“新媒体”。 她的天赋是将学院派的造型能力演绎成与她专业(设计)有关联的语境。 通过一种崭新的实验,她作品中图像产生了闪耀的动感。 光电图形交织着图像有节奏的互动,数码技术所带给图像的精度与不可预知性,使都市之夜充满诱惑。 薄如蝉翼的“闪烁其词”,“新媒介”已将传统的“新媒体”彻底颠覆。 这种新媒体的诞生使其作品具有真正的展出价值。 同时,最新的时尚,流行元素也有了归纳收藏的可能。
... 展开
评论
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