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OME TO BECOME成娇龙 成娇龙-成娇龙个展

6.0

展览时间:

2021-09-13 - 2021-09-24

展览城市:

首尔

展览机构:

WEOLHAE 画廊

展览地址:

首尔,SangMyung Univ ,Mirae-Baeknyun馆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从研究生阶段开始,成娇龙对绘画就产生了怀疑的态度,一直到读博士继续进行绘画的过程中,他更加怀疑绘画所具有的能量与真实性。在他看来,艺术家采用图像化与寓言式的观念很难与观众保持诚实的沟通。在不断自我反省的过程中,他渐渐抛开了绘画原有的看似繁琐的视觉语言与文化逻辑,转而尝试文本研究和更具符号化的语言系统。他相信艺术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并因此始终保持自省与对立的立场。从2016年到2019年,他完成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绘画作品《状态》,这是一个在时间纠结中产生的作品,当他面对美术史、与观众、与自己都无法获得有效的沟通之后,他成了一个失语者。

虽然很多优秀的艺术家都不在乎与观众或他人的沟通,而成娇龙似乎非常在意这一点,他希望通过艺术这一特殊的语言系统与他人对话。很多时候,一个简单的问题放在艺术语境下会莫名其妙的难以理解,这也是艺术家放弃解释艺术并与观众沟通的原因。而成娇龙却把这种沟通障碍看做艺术重要的部分,以不沟通达到沟通,审视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对话最大的意义也就此产生。

就像他重新跳回绘画,一个怀疑绘画的人依旧用大量的绘画进行“试错”,在作品《形色消弭》和《混乱》中,他试图运用第三种视角去审视绘画的本质和功能,那里既有“绘画已死”的悲凉,更有曾经被绘画压抑的自己。

“将一本书里所有与书名一样的文字全部去掉,那么剩下的书还具有本来的意义吗?”在《文字计划2》中,成娇龙用哲学的思考方式对文本进行重新解读,一本普通的书没有特别的暗示,与政治、宗教和官方语言无关,他就想证明一个没有主体词的文本是否还具有意义。

有关意义的讨论在作品《忘记—世界会更好》中得到了更加深刻和浪漫的解释:一个因为疫情导致的居家隔离,一张偶然间在阳台上被晒出印记的纸,让成娇龙产生了用一年的时间去晒出一件作品的想法。这时的阳光是对疫情下伴随恐惧与压抑的灵魂炙烤,随着时间显现或消逝,似乎在期盼神的光芒给痛苦的生活带来一丝映照。

作为本次展览标志性的作品《Idea》,成娇龙用远程实时打印的方式,将个人对生活、对艺术碎片化的灵感随机打印并呈现在美术馆。随着展览时间的延续,打印纸在不断的默默输出,无论观众是否能真正解读打印纸上呈现的文字,成长与沟通都成为这个作品最大的意义。悬在展厅中央的《Idea》像泰坦一样用一张无形的网构筑了整个展览的系统,高度、仰望,金色的闪光充斥所有的灵感,这就是成娇龙想要的样子,如展览的主题Become To Become:从成娇龙到成娇龙, 一直在生长……

在韩国读博士的两年,赶上了疫情,显然是一个很糟糕的情境。生存的受限和精神的压抑也让成娇龙变得冷静与务实,感受多元文化的同时更加切身的体会自己的身份认同。他曾跟我说,未来想做一个被资本奴役的艺术家,我想说,未来无论走到哪里,显而易见,如今他所做的一切已经具有非常的意义。

文/任剑

2021.9.16
... 展开
展览备注
艺术家:成娇龙
( 责任编辑:孙卉 )
评论
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