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九层塔:空间与视觉的魔术” 是一次跨界行动,是中国从未有过的展览方向和形式。它将邀请9位/组艺术家提供作品,作为展览的基础素材,同时邀请9位建筑师,9位设计师,组成九个临时团队。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三方联名合作,没有 “主次” 和 “中心”,只是分工与协作,最终形成9个全新类型的展览。
空间和设计是决定展览的核心元素,也是对展览和作品的再创作和再生产,它决定了观众看到什么,怎么看,看的次序和节奏。空间和设计,在这里不再是为展览服务,而是独立自主的体验,给予展览无数的变量和可能。
一直以来,我们缺乏一种高质量的跨界,它们不是流俗于明星和网红效应,迎合一种快餐式的出圈,就是自说自话,拘泥于专业壁垒。“九层塔” 倡导的跨界方式,创造了一个艺术、建筑和设计的连接点,一个全新的交叉学科,它既是三个专业间的实际需求,有益协作,又保留了各自的专长和优势,分工得当。
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塔” 有着一种特殊的结构,它的每一层讲述着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和空间、设计,紧密围绕成一个彼此叠加的整体,成为展览的外在形象和精神内核。
“九层塔:空间与视觉的魔术” 由策展人崔灿灿和建筑师刘晓都共同在2020年发起,它是一个混合了思想、方法、工具的实践项目,也是对跨领域工作的兴趣班,拓展彼此方向的攻关小组。
“九层塔” 的出现,饱含着创造一个全新领域和事业的雄心,旨在发明一种新的合作方式和展览观念,重塑这个时代的感知体验。
“情景” 姜杰、彭薇、尹秀珍
作为九层塔的第八个项目,“情景” 是第一个女性组合,探讨在艺术、建筑、设计中的个体意识和身份差异,以及 “感知” 作为理解世界方式的首要位置。展览以艺术家姜杰、彭薇、尹秀珍的三组作品为基础,邀请建筑师徐甜甜进行空间呈现的创作,平面设计师小马哥进行海报等视觉系统的创作。
睡衣、镜子、苍耳、渔网是姜杰作品中的全部形象。高挂的衣服,镜面的反射,层层叠加的屏障,将形象推向空间,某个相似的情景。和日常酒店房间里的两件睡衣相比,三件,多一件,差异变得异常明显。在情景的世界中,只是一点改变,就会带来许多想象。彭薇的作品来自她创作的不同时期,身体上的⻛景和楼宇,鞋中的情感生活,高塔里层层重叠的故事。原本并不相关的事物,却因为 “女性” 串联在一起。《梦中人》似乎做了另一层解答,不属于一个时代的苏小小与俄国女诗人相遇,却发现有着莫名相似的情境。梦的感知编织了渴望的故事。在展览的入口处,尹秀珍用水泥凝固了那个再也不能重生的往昔,冰冷的材料和生命的温度成为某种可⻅的 “经历”,穿过的衣服承载着记忆、历史和时代的印痕。人们经过这些感知的物证,穿行其间,重返某时某地的情景,一切恍惚有物。
“情景” 描述的是三位艺术家作品中相似的情形。磨碎的袖口,轻坠的苍耳,故事中的身体,这些不同的元素有着同样的功能:创造了一个存在的瞬间,一个进入感知世界的入口,将我们从日常生活引入一个由阅读、感知和想象所主导的世界,一个直觉和情感层层涌动的虚像,在这里信息漂浮不定,故事像在昨夜讲述,种种情愫,使我们前行,又令我们驻足。
建筑师徐甜甜呈现了一个 “感知” 不断过渡和转化的空间,从作品中最细微的身体起伏,到观者和身体距离之间的变化,再到个体身份和公共空间的连接。展厅里既有寄托集体记忆的 “广场”,一格格如园林般的 “曲廊”,也有隐秘而又琐碎的 “寓所”。涌动的曲线将三种空间感知交替、串联,观者置身其中,动态的身体和不远处的作品仿佛成为一体,有过相同的记忆和相似的发生。
设计师小马哥的海报,亦将不同的空间进行模块切割,模糊的感知和情景的差异,在这里变得泾渭分明。“九层塔” – “魔术” – “情景” 这些关键词,将此次展览和过去相连,涌动出绵延不绝的幻化。
在九层塔的第八层,我们借由几位创作者的作品,接近塔顶,接近在艺术、建筑、设计领域中最首要的元素:感知。它是一切视觉文化存在的核心,它可以穿越时间和地域,穿越学科和流派。“感知” 不是故事,不是文本,不是形式,感知是视觉艺术对世界的命名。
策展人:崔灿灿 ... 展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