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我总是搞不清楚我的出生时辰,好像是中午、又听说是黄昏。这件事情不是很重要,只是在朋友们聊起上升星座时,我就得不到那个真实的解答了。最後索性就从2个时辰的答案里挑一个自己喜欢的,这还比去户政事务所调阅正确的出生时辰来的实际。
在一个凡事包装的日常里,人类行为变得真假难辨,所处的环境也可以是虚拟的。假装扮演一个讨喜的角色,即使那个角色也是假的,那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看起来得是符合你心里的样子,或者是符合别人想看见的样子。唯一真实的是那些私密的个人资料:姓名、年龄、性别、身高、三围、鞋号、瞳孔颜色;就像是一张个人履历表格。每天面对除了自己以外的人,都是一场场的试镜,需要达到那个设定好的人设,才能得到那个角色,所以得使尽全力来揣摩好这个角色。
如果有「理想生活准则」的标准,那麽还算是一件好解决的事:可以把自己的日常依照准则的设定逐一实践,照着讨喜的标准执行就行了,真假完全不在考量范围内,反正也没什麽人真的在乎。只是,那些偏离真实的理想人生,最後成为一种主流,直到你满意之前都得继续假装下去。毕竟连原先真实的个人资料也都能轻松地改变,瞳孔颜色早就不再是你出生时的那个颜色,就连性别也能照自己的喜好改变了,「真实」这件事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 展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