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如是”凯里斯·怀恩·埃文斯根扎个展

8.0

展览时间:

2022-01-21 - 2022-03-22

展览城市:

香港

展览机构:

香港白立方

展览地址:

香港干诺道中50号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无所不在的(虚构)平面不是一个让人可以去思考或者可以被思考的概念,而是思考赋予自身意象,它意味着思考、驻足思考、并在思考中找到自己的方位。

……显然,观者在消失点中成为了镜像,并通过它来构建自身……然而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一些异于图像的东西,更多的是存在于阴影中的频率,呼唤着超自然的转变和思想的改变。一种超越‘自然之本’的变化,配备有一个抽象机的假体——一只非人的眼睛,不惜一切代价将自己从普通感知的“视觉图谱”中减除。感知的主体被剥夺了肉身,展现出一个令人产生幻觉的自动机,它迅速离开了再现空间及其进行模仿与透视的‘观点’。

……意思是说,图像的条件,就其本身而言,能够在可见的基础上被重新思考。”

——凯里斯·怀恩·埃文斯,2021年10月

白立方香港欣然呈现凯里斯·怀恩·埃文斯(Cerith Wyn Evans)的展览,囊括艺术家的全新装置、雕塑、绘画以及声音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艺术家通过形式的转换对于感知的深入探索。

在是次展览中,埃文斯将展厅设想成是一种“乡土庙宇”的形式,一个反思的空间,在这里,各种可能性能够从空间的缝隙中产生:从艺术作品之间和周围的阴影、振动、残影和回声中产生。借鉴现代主义的几个关键时刻,不确定性与歧义性的主题与颠覆、破坏和偏离的艺术策略相结合,在想象的世界中开辟新的经验领域。

在底层展厅,一组全新的“After Stella”霓虹灯雕塑从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标志性的“黑色绘画”(1959–60年)中取得了参照。以矩形为特征,这些悬空的平面霓虹灯线条组成了半透明的“图像” 帷幕,通过这些遮挡,展览中的其他作品既被掩盖又被揭露。在这里,斯特拉的二维、“平面”抽象作品在三维空间中被重新构思,将商品化、城市性和流行艺术用作为素材。

埃文斯对“黑色绘画”的兴趣不在于其超前的形式,而在于围绕着它们的话语与它们可能代表的东西。被誉为“绘画之死”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斯特拉对图像的否定在此被援引为一个具有释放性的转折,一个允许全新观念空间出现的叙事“空洞”。

垂挂在霓虹灯之间的是三块悬空的透明玻璃板,它们作为定向扬声器,用于播放自发产生的、可以被听得见的变化的背景音乐,以致在展厅空间内形成的物理体验能够聚集起来。整个组合使附近的霓虹灯产生折射,继而创造出一种图案化的、光影之间的摩尔纹效果,为展开的复调场景作出贡献。来自艺术家持续创作的“Still Life (In course of arrangement…)”系列的一件全新雕塑进一步扰乱了空间坐标,并使人们感知到一种超越可见的力量在起作用,其中一棵装饰性的松树矗立在一个几乎无法被察觉到的、运动中的水平转盘上。

展览借鉴了现代主义进程中的另一个关键时刻:卢齐欧·封塔纳(Lucio Fontana)的 “空间概念”(Concetto spaziale)美学(1947–68年)。一层展厅的几件作品利用了封塔纳对艺术中存在第四维的信念,以及他拆解了欧几里得几何学的作为展览主旨的基础,揭示了感知的参数,以及这些参数是如何通过理性的视角被构建起来的。

通过一系列雕塑板重现了伦敦展厅部分的天花,包括灯轨和聚光灯,但它们就像架上作品一样被悬挂在墙上。根据艺术家在白立方伦敦柏蒙西空间举办的最近一次展览期间所拍摄的天顶照片,这些雕塑板将过去的一个时刻重新组织成一种全新的媒介与格式,并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了一种不正常的体验,使我们视野的坐标变得复杂并迷失方向。白色面板在视觉上与艺术家的“Indeterminate Paintings”系列中的两幅大型纯白单色画作相呼应,这些画作与纯粹的表面观念有关。在预先打过底漆的白色画布用上透明清漆,在光的折射下绘画出线条——这是一种完全否定图像的绘画策略。

大型雕塑《Folds in shade (also light and shade) 7 leaves》(2020年)同样是利用了可控的偶然性或意外的结果,它是一件由多部分组成的日本折叠屏风,其特征在于青铜框架内的玻璃板上有着细密的裂纹,就像一个连续的笔迹景观,贯穿于其七个部分。其形式的暗示——仿佛它可能是被一击特别高亢的声响震裂了——是另一件展出雕塑的特征;两面大锣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后开始演奏,使展览充满了振荡的、共鸣的声音。埃文斯的展览创造了一种振动的、近乎幻觉的光学与听觉体验,对感知的主权提出质疑,以便提出另一种理解的途径,超越沟通、理性与视觉的界限。

关于艺术家

凯里斯·怀恩·埃文斯(Cerith Wyn Evans)的观念实践探索了通过形式表达思想的可能。他结合了多种媒体,包括装置、雕塑、摄影、录像与文本。他的职业生涯从电影制作人开始,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创作了处理语言与感知的艺术作品,并以精确清晰的方式关注它们在空间中的转化。怀恩·埃文斯采用的展览策略通常是场域特定的,将展览视为一种催化剂,为更多的意义与话语体验进行储备。

怀恩·埃文斯1958年出生于威尔士,现生活并工作于伦敦。他的个展曾呈现于Pirelli HangarBicocca(米兰,2019年)、塔马约当代美术馆(墨西哥城,2018年)、泰特不列顛美术馆(伦敦,2017年)、缪斯之殿(意大利博尔扎诺,2015年)、蛇形湖美术馆(伦敦,2014年)、TBA-21 Augarten(维也纳,2013年)、卑尔根艺术馆(挪威,2011年)、Tramway艺术中心(格拉斯哥,2009年)、Inverleith House(爱丁堡,2009年)、西班牙莱昂当代美术馆(2008年)、巴黎市立现代艺术博物馆(2006年)以及奥地利格拉茨美术馆(2005年)。他参加了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2017年)、第4届莫斯科双年展(2011年)、第12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2010年)、第1届日本爱知三年展(2010年)、第3届日本横滨三年展(2008年)、第9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2005年)以及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2003年)。2018年,怀恩·埃文斯曾以其不朽的作品《Composition for 37 Flutes》赢得了第2届赫普沃斯雕塑奖(Hepworth Wakefield Prize for Sculpture,2018年)。
... 展开
( 责任编辑:孙卉 )
评论
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