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宇宙间一切现象,包括时空在内,都是由各种因素条件互运而成,并非独立的存在。换言之,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开始存在』或是『停止存在』。唯一所存是无止境的变化。所谓的宇宙大爆炸无非也是一个连续体中的片段插曲,无始亦无终。
馬提歐.里卡,《量子與蓮花》
睽违近四年,耿画廊将于 2022 年新春展出蒋友梅个展「无始无终」(Without Beginning or End)。以横跨油彩、水墨、拼贴等不同媒材新作系列,呈现蒋友梅独特艺术语汇所辐射出的哲思光谱,如何以不同宗教、仪典、寓言、哲学系统的思辨与联结,将其融贯身体仪式的绘画寄语一片片满是幽微诗意的油彩墨迹,转译为色空一体的抽象叙事;绘写出生灭共有,无始、亦无所终的存有状态,谱出一阙歌颂给宇宙和生命的赞歌。
本次首度亮相的「无始无终」(Without Beginning or End)油画系列中,蒋友梅以直径5呎的圆形画布为载体,延续其标志性的解构心经(deconstructed Heart Sutra)绘画,以黏胶书写梵书心经,于尚未干透的画面上再覆以香灰、沙、颜料等材料,在作画过程中一边誊写也一边摧毁其既有结构,最终于深邃绚丽的油彩肌理间,留下恍若风化的经文残迹。而此中央有孔的圆形画布,同时对应着古代象征着苍茫宇宙周始循环的礼天玉璧;以日月天体、四季循环周转的时空描述,回应佛理「不生不灭、既生亦灭」的核心哲思。
而「寒山」(Cold Mountain)抽象水墨系列,则源自于 2020 年初的独特体验。疫情封城期间,蒋友梅重读唐代诗僧寒山的诗作,于无法外出的现实中游历想像的时空。对蒋友梅而言,寒山诗作如同宣扬佛理的偈,将穿梭于田园、山林的咏物书写细腻地诉诸五官感知,以此触及现世之外、驻扎于心的宇宙观。「寒山」系列的发展轨迹便自阅读与冥想间自然地延展至落笔绘画;她选择以水与墨间的对话作为寒山诗的应对——先水后墨,让两者在纸张上自然流动,再藉由笔沾取盐、盐吸食水墨的效果,在纸面上点出如时间的侵蚀感;而后更以层叠、拼贴的手法于画面上捕捉思维与记忆过程中跳跃、断续的层层意象。这些因拼贴而产生的明确边缘一如水墨作品的「留白」,以「空」解构并截断了水墨媒材原本在时间/空间上的延续性感受;似是在滔滔思潮中的片刻清晰,也像是连续时空里倏然闪现的片段,令此于「渔山草堂」注一 谱写另一维度中的寒山游记,成为蒋友梅与大师们跨越遥远时空的一场对话。
在这十年间,蒋友梅的作品无论是绘画或诗作,都已从最初「心火」注二 阶段那般具有饱满个体情绪的状态,转变成更为轻盈、自在的思辨形式;仿佛在这样的过程中,记忆与思维的二元时空逐渐模糊了界线,令艺术家的知觉与专注从自身观照开始向外部的不同维度扩散。在本次亮相的作品面貌中,越趋抽象的画面表现以及其中某种更趋近个体状态的自性描绘,也能明显感受蒋友梅在个人状态上的推展,一如蒋友梅于其绘画同名诗作《提洛岛 Delos》注三 中所述:
无始无终的故事
随风起落
空中有色
无声的脚步
唤醒了历史的尘埃
层层影像 忽隐忽现
像一群婆娑起舞的托钵僧
浮现在脑海
且听:
初音
穿梭在石墟间
回荡十方
蒋友梅,《提洛岛 Delos》
注一:「渔山草堂」,蒋友梅于英国伦敦工作室名
注二:「心火」,蒋友梅于 2011 年首度于台北耿画廊举办的个展
注三:《提洛岛 Delos》,与蒋友梅 2019 年绘画系列同名诗作;提洛岛是座落爱琴海上的希腊小岛,希腊神话中阿波罗的出生地,为古希腊宗教圣地与神话核心。 ... 展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