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初逢正焱是在他的“知北游”个展上,那时我便关注起这位优秀的青年艺术家。他对艺术似乎有源源不断的热情,发自内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翻阅正焱近年的创作,不难发现有两条隐藏的构思主线贯穿其中:
一是他对个体“身份”的着迷,或者说,正焱的绘画便开始于对“身份”的渴念。本我意识、对象的身份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且始终贯穿于整个美术史。直接与身份有关的创作不尽其数,卡拉瓦乔、伦勃朗、凡·高、高更、毕加索、德里达等等,这些大师构建起人类身份的图像史。正焱是有自己思想的艺术家,他跟随大师的足迹不断追问自我的本质是什么?我之为人的意义是什么?在不断的追问和创作中真正的认识到我是自主与自由的结合体,认识到自我身份与社会身份的重要性。社会发展,身份概念的不断变化,使正焱拥有更多思考与阐释的空间,这是我乐意看到的。
然而,人的身份并非一成不变,它受特定的地域文化和社会整体的政治、经济环境所影响,在种种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不断建构,而又随之改变。在这个瞬息万变又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每个人的角色被身边的各种力量所挟制和规定,被不断地解构又重塑,身不由己甚至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沦为权利大厦的边角料。正焱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这些正是他在创作中始终关注又不断表现的主题。
另外一条线索是人的身体。人体一直是艺术创作的母体之一,照相技术发明前,艺术家孜孜不倦的学习如何描绘人体,商业肖像被摄影取代后,艺术家在如何表现人体上,愈发加入主体相对主观的思考。从正焱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通过强调身体的物质性和触觉性,来颠覆传统油画创作的表现方法。扭曲变形的身体、遮蔽的面孔和不明确的背影,都是他的下笔之点。正焱作品中身体本身的价值在与其他身体的价值不断的发生着“冲突、较量并加以平衡”。现实生活的经验使我们通过面部和外形去判断一个人的身份,靠这种身份的判断去界定他在社会中的角色。然而当扭曲的身体、遮蔽的面孔出现时,我们的经验便开始接受挑战,身份便被重新定义。正焱全力以赴地表达这一客观事实,他将身体作为创作主题,试图通过对身体的探寻不断追问生命的本真。
由此纵观正焱的创作,我们不难发现,他绝不仅仅是对绘画形式语言的纯粹建构、一种对点线面的随意摆弄和游戏,而是有着超脱的社会性,显然他是以艺术的创造性去超越现实性,用创作来反思我们的生存空间,这就体现出艺术本身的使命与责任了。
2022年8月
陈晨作于津 ... 展开
展览备注
策展人:陈晨,青年策展人,面对文化多元性与观众复杂性的双重前提,致力于在策展工作中了解观众、走进观众,与观众进行探讨。
策展理念:致力于当代艺术与设计的融合,竭力扩大展览的外延,让展览本身和当代艺术的实践性结合,而不是只强调艺术和观点之间的关系。
学术主持:袁文彬,现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油画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副秘书长。 ... 展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