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宇兴:无处寻觅的绝对力量

8.0

展览时间:

2022-11-03 - 2022-12-17

展览城市:

纽约

展览机构:

阿尔敏·莱希-纽约

展览地址:

阿尔敏·莱希-纽约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阿尔敏·莱希 - 纽约荣幸呈现艺术家黄宇兴于画廊的第二次个展「无处寻觅的绝对力量」(An Absolute Power We Cannot Find ),同时也是艺术家首次的纽约展览。展中11幅创作于过去4年之中的近期作品,描绘出的是一幅雄心勃勃的愿景,其中包括对远古题材的现代诠释并融合了东西方元素,也从中构建出卑微人类角色到令人敬畏的宇宙景象。

黄宇兴于1975年出生于北京,2000年时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现仍于北京工作生活。毕业后,黄宇兴于国内外多家著名画廊和美术馆机构举办个展,也参与一系列群展,包括: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宝龙美术馆,也成为了余德耀美术馆项目空间的第一位客座艺术家。

作为本次展览中尺幅最大、气势恢宏的6米长画作《宇宙是⼀个奴隶》(Enslaved Universe)中呈现了一座有着类太阳的球体所照亮的翻腾银河系,五彩球体和能量线在之中肆意穿梭着。画中同时有着多个人头,似乎在注视着两个被锁定不能动弹的人物;这一切所指向的科幻世界,或许类似于电影《黑客帝国》中将人类保持在无意识之中,替机器人主人提供能源的世界。

但黄宇兴的大胆设想,不仅只停留在人类和机器之间的战争。当被问到谁才是奴隶,谁又是主人时,艺术家的回答出人意料地深远:“我其实认为整个宇宙都是奴隶。”当他对宇宙探索理解越深,便越发现宇宙的神秘,也就更难以参透究竟是谁或是什么绝对力量在主宰一切。

此次展览中的一些作品也描绘了从日常到神圣的各式人物形象;艺术家以相似的构图方式处理他们,呼应了他希望从精神层面上平等看待这些人物的愿望。其中两件描绘日常普通人的作品,与其创作的时间点有着紧密关联,定调其作品背景的是流行传染病和全球冲突。《韩优秀的直播间》(Excellent Han’s live streaming studio)呈现了在新冠疫情期间,黄宇兴通过线上展览所结交认识的艺术家朋友;《乌克兰母亲》(Ukrainian Mother)是一则反战声明,画中出现了一名戴头盔的苗条身影:尽管她戴着防毒面具匿名,但她同样也是基于黄宇兴在疫情期间通过屏幕所知晓的一位中国母亲。

另外两幅画则呈现社会大众一贯崇尚的人物类型,黄宇兴带着他对传统西方绘画主题的观点,于《圣家族》(Sacra Famiglia)中重新诠释圣家庭中的耶稣一家人。而另一边,《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描绘了知名塞尔维亚裔美国发明家(1856-1943年),特斯拉的电学研究是现代技术的基础,他发明了特斯拉线圈,是早期无线电发射机所不可或缺的。画中的特斯拉手里拿着一个简化版的特斯拉塔,这是他于二十世纪初设计和建造的一个实验性无线传输中心。

在两幅名为《峰峦》(Peaks)的作品中,黄宇兴分别以近乎抽象的手法描绘了白天和夜晚的山区地形。名为《松》(Pine)的春夏秋冬四联画中,每一幅《松》都呈现出河流流经覆盖着松树的山区,源自中国古典卷轴画的经典元素,这些作品的垂直构图也指向了卷轴画形式。“河流是我最喜欢的主题之一,”艺术家说道;“它定义了我心目中时间的形状。”

而贯穿整个展览的荧光色,这诞生于20世纪的创新媒材,作为黄宇兴多年来的标志性符号,即便他画中描绘的是经典永恒的主题。“荧光色是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颜色,在传统的架上画里面,是没有这个色彩体系的。它有一种特别的意味,它像是一种被浓缩或者是激发出来的那种生命力。”独特的色彩运用不仅对黄宇兴来说极具意义;在他看来,丙烯颜料中的油水混合象征着东西方的相遇;使用当代色彩和线条来处理一个古老的主题,同样也是将对比事物调和。

而尽管黄宇兴近期也涉足了新潮的NFT艺术形式,但他仍致力于绘画。艺术家认为,通过绘画这历史悠久的媒介创作,得以让自己与历史上的绘画大师进行对话。“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游戏,”黄宇兴说道,“但依然有源源不绝的新人加入。”

文/布莱恩·鲍彻,艺术评论家、记者
... 展开
艺术家
艺术家
( 责任编辑:孙卉 )
评论
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