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临时逻辑·叁——样本系列群展”近日于天津海河美术馆恢复观展。展览由海河美术馆执行馆长、独立策展人李裕君策划,选取当下较为专注和活跃的20位艺术家及其作品样本进行展示和研究。“临时逻辑”系列主题展此前已在北京798艺术区成功举办两届。在此次展览中,策展团队分别从“时空&转向”、“自我&景致”、“抽离&形态”三个视角展开观察,并进行了学术梳理,以直觉与内涵逻辑等多重维度作为展览的打开方式,同时深入探讨和研究。
策展人李裕君在此次展览中呈现了大时代背景下艺术家各自的生存经验和艺术语言转换中的逻辑关系。他认为“艺术直接观照人的内在精神和思维意识,艺术家有意识的行为过程和呈现即是艺术作品的生成,这种“有意识”,其实就是逻辑思维的活动。艺术的逻辑往往隐藏于一些历史事件和艺术家作品的背后,艺术家的思考内容悄然改变并填充着时空,成为艺术史里百般变化,从而也就有了现在多样的艺术理解和表达方式。这实际上仍然是一次对艺术本体性的追求、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追求,也即逻辑性的追求”。
时空&转向
时间与空间作为艺术创作的重要母题在语义层面持续拓展,从早期文艺复兴对空间透视的学习和人物瞬间动态的捕捉,逐渐转向当代语境下个人化的主观表达。艺术家通过具象化图式元素的凝练与再造,呈现多元化的时空感知。时间的流动与暂停,空间的真实与虚拟,在丰富的画面语言中相互交织,持续生发出新的活力。
自我&景致
个人经验成为描绘对象,其中包含艺术家的情感、思想与观念,个体构成的自我认知将现实与想象进行组合。真实与仿像,日常生活与虚假世界,绘画与现实不断交叠,艺术家以图像映射自我内心体验,融合内心折射与客观再现,呈现出创作者视角与感受下的独特景致。
抽离&形态
非具象绘画是现代主义艺术最为突出的形式语言,推动艺术走向自律与自觉。抽象元素的集合与聚成背后是不断生成的艺术感知和整体艺术形态的持续构建。艺术家个人身份、情感的抽离保留了纯粹的视觉体验,平面外观、形状和颜料特性等媒介成为画面的主要构成,拼贴、色域等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命题得到进一步深入与探讨。 ... 展开
展览备注
出品人:王海英
策展执行:郭金满、张恩泽
艺术家(按姓氏首字母):陈樉、戈子馀、何俊艺、李雄伊、李婧、彭晖、普鹏、申树斌、苏鹏、苏艺、苏凌志、孙策、汪森程、王波、王琪、王健行、尹思文、于瑜、赵天舜、张建龙 ... 展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