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前言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一直致力于梳理广州美术学院与20世纪中国美术及广东美术教育的关系,对美院老一辈艺术家的关注,正是该研究尤为重要的一环。此次展览的艺术家吴华先先生,便是本馆持续关切的美院老艺术家案例之一。若抻开广州美术学院教学建设的历史褶皱,会发现吴华先既是广美绘画与设计领域上的修路人,也是学校各个发展阶段的重要见证者。
吴华先,1956年,他考入中南美专油画系,就读过程中随校南迁广州,毕业后留校耕耘数十载。1960年,在尹国良先生的指导下,吴华先绘制了毕业创作《“三八号”的丰收》。这件刻画海南女渔民捕获海鱼的激动瞬间的作品,不仅是对女性劳动者的歌颂,也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人文现实的生动展现,成为了新中国美术史中的经典作品之一。几十年来,吴华先都致力于探讨绘画的表现力问题,1989年,他创作的《瀚海绿洲》和《柳堤春晓》同时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其中《瀚海绿洲》荣获铜奖。
1970年代,原在广美附中任教的吴华先被调任至工艺系,成为绘画基础课教研室主任。1980年代初,恰逢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浪潮,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系引入瑞士巴塞尔设计学院的教学大纲,开始改革过往以苏联契斯恰科夫素描体系为主的素描教学方式,吴华先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新环境,吴华先不断钻研,积极寻求符合设计专业的教学道路与方法。这期间,他翻阅和参考了大量有关包豪斯设计学校的书籍,结合广美设计专业的实际环境,率先提出“设计素描”一词。1982年,吴华先跟随高永坚先生和尹定邦先生,赴北京参加“全国高等院校工艺美术教学座谈会”,在会上作“设计素描”的相关发言。随后,他以锐意求新之心,翻译出版了《设计素描——瑞士巴塞尔设计学校基础教学大纲》一书,在全国美术院校中掀起一阵波澜。近年来,已耄耋之年的吴华先也并无搁置艺术创作,而是一直秉持其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接受新兴事物,开始摸索新时代下的艺术创作方式——数字板绘。
此次吴华先艺术回顾展,将向公众呈现吴华先丰富的艺术探索之路。展览分为两部分内容,分别展示吴华先的油画、水粉、丙烯、数字板绘创作和速写、素描创作,涵盖了其学生时代、教学时期,及从美院离休后至今的创作时期。今年是广州美术学院70周年华诞,在以宏大叙事来梳理美院的历史脉络之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吴华先这样一位在学校默默奉献数十年的老前辈,来窥见广州美术学院细微而精彩的发展历程。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2023年4月 ... 展开
展览备注
研讨会时间:2023年4月21日(星期五)下午4点
展览地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2、3号展厅
展览总监:陈晓阳、刘平云 ... 展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