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环境生活美学两岸三代艺术设计师展

8.0

展览时间:

2023-02-14 - 2023-02-25

开幕时间:

2023-02-18 15:00

展览城市:

澳门

展览机构:

澳门官乐怡基金会画廊

展览地址:

南湾大马路749号

展览作品

暂无作品

展览介绍
该展览集结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澳门多地艺术文化凝聚于澳门,展现给市民大衆。大家认知的物是有形的,而非物摸不着看不见,一张白纸一文不值,普通的材料随手可见,但是经过艺术家的建构,通过设计师的创造,非物无形的价值转化于物上,让物有了物性,让我们重新发现生活中被遗忘的物,价值从不在物件本身,而在使用的人。从70/80/90以及00代身上,我们看到这种无形的价值在传承在持续,这样的文化交流让多元文化能够跨越地区跨越媒体交融再生,共推澳门城市艺术发展。——黄敏仪

“非物”塑造我们,识别我们,物和感官在转译中不断互换身份,

两岸三代艺术设计师以“可持续”的名义让我们拎包重新入住地球。

“凝视非物质”正是对数字化时代人类关系的一次反思。贡布里希所提出了一个原则:“先制作后匹配”(making comes before matching),两岸三代艺术设计师从数字化的生活群像到制作的不仅是“非物”,更重要的是在制作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此反思我者,改变他者的边界,将破碎的自我弥合。在“物”与栖息地紧密相连的习惯中,我们通过习惯强化了的行为模式,这些多维的模式既保护我们,又控制我们,最终使我们远离身体的生命原型和地球上的自然万物。三代艺术设计师是一个不断改写语法的非限定动词,他们面向与日俱增的未知,他的时态和语态带来的是“物化语言”而不是词,延长“物”生命周期——针对生命周期成长所处阶段,进行物的增值、发展路径增效、物的运动减量——“减量增效”不只是物质世界的循环设计,也是当代艺术知识生产的“未来要素”。

三代艺术设计师持续进入“物”的内部,或不可及的内部,再利用过时或者被浪费的产品赋予它们二次生命——“物与非物”都得到了再次出生。“非物”塑造我们,识别我们,“物”和感官在转译中不断互换身份。他们的可持续设计是一种知识考古学,从伪装到交媾。伪装模糊了路径的感知,而交媾对消了空间定义。他们是一位召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人,每一种物都会在他的身体和媒介中所检阅,“我者”在他过去实践经验的集中表现和转化,暧昧和多变性似乎向身体四肢的未知路径度蔓延,延伸了身体——可维修、可修复、可重复使用、可共享和可回收的新物品都在艺术实践的规则送不断延展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只是“物”的本体。他们的集体亮相不是为此时此刻设计,而是为未来输出新的人类行为,去影响更多人关注和参与环保,以“合作”的名义引入行为,让我们“重新入住地球”。——林江泉
... 展开
策展人
林金华、王浩、伍嘉欣
展览备注
学术策划人:林江泉

总策划:黄敏意

参展艺术家:林金华、萧启东、 谢莉娜、刘君、王浩、贾浩、李祯、姚依宏、黄敏意
... 展开
( 责任编辑:孙卉 )
评论
发表你的看法
推荐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