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秦天星
写生与创作的关系一直争论不休,在写生中带着创作的思想看这两者的区别确实不大,但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写生往往受到客观对象的影响而散失创造力和意境,而创作却更能发挥人的想象能力并以主观能动为主,因此两者会呈现不同的面貌。
我不完全认同写生即创作的观念,只能对某些风格的绘画有效。即使带着创作的思想在写生,总体还是被眼前的世界束缚,画面具有现实可靠性,却容易丢失想象性。而创作是明晰的主观意图在先,顺着意图找画面的未来和形式语言的依托,所依托的形式语言随着想象意图变化产生,具有想象性,因此也具有未知的审美性,人们更愿意看到未知和未见的心灵世界的视觉呈现,抽象艺术和表现主义艺术就是明显的例子。写生中的创作是客观在先,意图负载客观的形式基础上找语言(当然也有面对客观对象创作选取客观印象因素的创作),也就是创作者创造性的组织语言进行客观(意象、抽象等)的表现。
艺术简历
2023年6月油画作品《裸山之境2023》特邀参展《新疆是个好地方--首届油画风景双年展》新疆美协、昌吉州文联、昌吉学院主办
2023年4月1日油画作品《天山山像》特邀参展新疆首届艺术节优秀美术作品展,新疆文旅厅主办。
2023年4月3日油画作品《新疆山像——山流沙2022-1号》入选“大美边疆”第五届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终评),新疆美术馆,中国美协主办。
2023年3月19日油画作品《动车进疆之5》入选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获优秀作品(晋京展)。中国文旅部国家画院主办,济南文旅厅承办,济南省美术馆,中国美术馆。
2023年1月油画作品《动车进疆2021-5》入选“伟大的征程”巴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美术作品展》新疆美协、巴州党委宣传部主办。
2022年12月版画作品《秋已致》参展特拉维夫中国文化中心展览并收藏。特拉维夫中国文化中心。
2022年5月版画作品《边陲小镇》参展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展览并收藏。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
2022年9月油画作品《动车进疆3号》入选“中国道路·美好生活——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22年8月 油画作品入选《江山图--喀喇昆仑山下的哨所》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暨第十五届全军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2022年5月2022年4月油画作品入选“文脉传薪——2022中国写意油画学派作品年展”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2022年6月油画作品《动车进疆》入选雄关漫道--主题美术作品展,新疆文旅厅、新疆画院主办。
2022年6月油画作品《新疆裸山系列2020-12号》入选《丝绸之路》首届中俄国际油画展,苏州市枫桥美术馆。
2022年7月油画作品《远山》参展“敦煌万象”全国名家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学术邀请展,甘肃美术家协会、西北师范大学主办,西北师范大学美术馆。
2021年油画作品《新疆裸山之境2020-4号》入选第七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中国文旅部、中国国家画院,河南党委宣传部、郑州美术馆主办。
2021年油画作品《新疆裸山之境2021-8号》入选精神·图式——第
二届中国写意油画双年展,中国美协主办
2021年油画作品《山顶的风景》入选家园·乡情——“古堰画乡”首届全国风景油画双年展,获入会资格奖(赛事最高奖)中国美协主办,作品由组委会收藏
2021年油画作品《新疆裸山之境-2021-4号》入选“时代之光”中国第五届油画展,获入会资格奖(赛事最高奖)重庆,中国美协主办
2021年油画作品《动车进疆1号》入选新疆首届美术作品展获铜奖,新疆文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2021年油画作品《新疆山像-响动的大地2》入选庆祝新疆美术馆开馆展“沃土情深--新疆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展,新疆文旅厅、文联、美协、自治区美术馆。
2021年油画作品《裸山之境2019-2号》参展庆祝新疆画院成立40周年美术作品展,新疆文旅厅,新疆画院。
2021年油画作品《科普宣讲到村头》入选庆祝暨新疆美术馆开馆展“沃土情深--新疆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展,新疆文旅厅、文联、美协、自治区美术馆。
2021年油画作品《雪后》参展《红色百年-蓄力--纪念7昉街十二年艺术特展》新疆当代美术馆。
2021年油画作品《雪霁》参展参展《自治区书画作品展》自治区政协、文联、美术家协会,书法家
2020年油画作品《新疆山像2020-1号》入选第二届“香凝如故”全国美术作品展,获入会资格奖(赛事最高奖)中国美协主办,中国美术馆。作品由组委会收藏
2020年油画作品《新疆山像-响动的大地4》《新疆山像--雪线上移》《新疆裸山之境--2020-3号》入选“可见之诗”第四届全国油画风景大展,中国油画学会,山东潍坊十笏园美术馆。
2020年油画作品《飞来的鸽子》入选“时代中国”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协,获入会资格奖(赛事最高奖)中国美协主办,作品由组委会收藏
2019年油画作品《响动的大地-新疆山像-2》入选全国第十三届美术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入中国美协会员条件之一)。
2019年《新疆山像之山流沙1》入选全国第六届画院美术作品展等,中国文旅部、中国国家画院,湖南党委宣传部主办。作品新疆美术馆收藏。
2019年油画作品《响动的大地-新疆山像-1》入选丹青润中华新疆美术作品展
2018年油画作品《新疆山像》入选中国第三届民族美术双年展,中国美协主办,获入会资格奖(赛事最高奖)作品由组委会收藏。
2018年油画作品《天山山像》入选“可见之诗”中国第三届油画风景大展》,中国油画学会主办。作品新疆美术馆收藏。
2018年油画作品《山头的白云1》《山头的白云2》《裸山三》《裸山4》《裸山A地》入选“夏风秋雨---中俄油画写生作品交流展”新疆当代美术馆
2017年油画作品《声音》入选“走进新疆文化历史名城--塔城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国际油画艺术作品展。新疆美协主办,作品《秋韵》由塔城美术馆收藏
2017年油画作品《哈巴河入选》迎新春天山行2017--新疆油画.水彩写生作品展,巴州美术馆、新疆军垦美术馆
2016年油画作品《消息树》入选“最美还是我们新疆美术作品中国巡展”中国文联、新疆文联美协主办。
2016年12月油画作品《铁列克提小屋》入选新疆第四届油画展,新疆文旅厅,新疆油画学会。
2007年油画作品《缝合》入选并获新疆首届当代油画家提名展《优秀奖》。新疆美术家协会主办。
2007年油画作品《窗前》入选并获新疆青年油画家作品展《三等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团委、新疆文联主办。
2004年《记忆》入选2004年迎春美术作品展,新疆美术家协会
1999年水彩作品《阳》入围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1999年《静物》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美术摄影书法大展”新疆文联、新疆美协摄协、书协
代表论文:走进绘画语言----新疆荒凉风景题材创作探究。发表于《美术》2020第11期,(中文专业权威核心CSSCI); 2020年11月.多幅作品和论文发表于《美术》《装饰》《当代传播》《传媒》《美术大观》《画刊》《中国油画》《新疆社科》《新疆艺术》《艺术界》《美术界》《当代中国油画家》等杂志。个人展览:
1997年昌吉市群众艺术馆举办秦天星绘画作品展
2018年在乌鲁木齐市美术馆举办“聚焦新时代新疆实力派油画家艺术作品展” ... 展开
展览备注
艺术评论文章:
探索与变革
中国油画在本土化的转化与演绎过程中,几代艺术家不懈努力经历了多种艺术样式的探索与变革。中西方文化语境下的绘画艺术在激烈的碰撞与融合中探寻新的艺术生命。中西方审美哲学均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积淀,因此挖掘中华民族文化的审美内核、深入研究油画艺术的本体语言、构建本土绘画艺术形式,才能知己知彼地吸收营养推进油画本土化的进程。
细观近两年来秦天星这批风景写生和创作作品,清晰的看到对中国意象造型艺术审美思想的精妙运用与表现,呈现出有异于西方写实风景或抽象绘画的艺术特征,给人一种文化自信和耳目一新的视觉效应。画面中完美融合了国画、书法的书写性笔触和意向造型理念,巧妙掌控现代主义有意味的点线面形式语言的综合运用,同时将画面平面化、单纯化,有机融入留白,造成画面的丰富性与随意性,画面充满激情,生动有力。其作品在中国古典美学基础和西方现代主义抽象构成的典型图式中透露出鲜明的中国文化气质和精神指向。
秦天星对艺术有着深刻的思考,在绘画语言方面亦有了较为成熟的探索,祝愿在新时期文化语境中天星的油画艺术逐渐走向新的高度。
买买提·艾依提 新疆师大美院教 2018年1月29日于乌鲁木齐
苍山如画
天星笔下的山像没有那种山与山之间只见山头不见山脚的绵延不断,云雾与山体的缠绵,而是非常直面的构图视觉极强的冲击力。作品内容以小见大,放大的局部与关联,由此延伸下去。他笔下的《山像》中没有刻意去表现出充满生机的盎然,而是关注着在自然和阳光风雨的山像之下自己内心对自然的一种选择和对山像的思考与拥抱。画中山体结构交错重叠在一起,天空与地面的平整和凹凸的山像形成对比,把构成与平面,立体肌理与黑白形成呼应。形式与语言,厚重与轻松相互交错。让人畅想群山之上,斑驳点缀沧桑岁月留下的痕迹沉淀。在粗糙与狂放的落笔中去敲响人们的内心。借山抒情,与丰富多彩的温柔呼啸,用笔鲜活生动。山像暗处有一种顽石的野性,细节中带着神出鬼没,是一种不可见的可见。
《山像》这个系列作品体现了作者内心世界的阳光与激情。有着精神与学术完美的统一。让大家读懂的是他严谨的艺术精神和对大自然的崇敬。在平凡的世界中展现出艺术生命的锐力。让平凡的自然山像得到艺术的再次塑造。
刘建新:新疆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常务副主任,新疆师大美院教授。
崇高与壮阔---升华的风景
观天星的新疆裸山风景画,直面的是震撼的视觉冲击和本体的语言开拓,超越普遍风景画的优美与婉约,取而代之的是崇高与壮阔。画面由笔触、肌理、色块、空间等本体因素所组成的整体的画面视觉效果,不仅与画家对于新疆地域风景的心中意象相吻合,而且与新疆自然风光所显露的精神气质相契合,这无疑成就了他独具特色的风格面貌,拓展了当代风景画的表现手法与视觉形式。天星风景画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对油画表现规律的遵循,把视觉创造建立在尊重客观对象和本体探究的结合中,在对景写生中升华,在本体探索中表达和拓展。因此,他的风景画有着很强的绘画性和视觉的陌生感并体现着浓郁的油画特性。
冯民生 陕西师范大学美院教授
《山像的力量 》
走近天星的`裸山之境‘系列,不觉眼前一亮;新疆特有的地域地貌,在他的笔下唤发了别样地生机,山体(戈壁)的原有形态和色彩,任由绘画元素被打破与重构,从而,获得了一个崭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双重驚喜。
艺术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说:"伟大的艺术作品是复杂的,但我们也赞美它们的朴素,这些作品组织了丰富的意义,在各种细节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一个意义和形式的结构整体"。
天星调动了不同材料的特质和标志性的符号,基于视觉心里的感受,不断琢磨画面中强烈的冲击力,摆脱了景物的自然属性,任由画笔在手中自由转换,反复叠加重构,使自然属性被他魔幻地赋予了文化属性的向往。不断找寻物理的肌理形态,让每一次笔下偶然形态,凸显出某种心里暗示和精神指向,也就是当代性。
画面中自然肌理的微观形态,承载了象征性视觉张力和文化符号的某种暗示,让超越现实的锁碎与无奈,反思个体命运与宇宙命运的某种关联,远离了现实情绪向往,遨游在了一个未知而又神奇的世界。正是这种貌似粗砺笔触感觉,同时,又是内敛斯文无意间的秩序重组,使材料的偶然性彼此反复交互和神奇,使画面具备更强地视觉冲击力。
“如果一个艺术家不能通过形状和色彩把这样一些具有支配力量的话动表现出来,就不能说他掌握了形态和视觉的力量”(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P185)。我想,天星做到了,并且,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和人文精神的综合性表达。
任何形式都要表达一种超出形式本身的意义,天星很清楚未来的艺术之路怎么走,当然,也明白它的意义。
韩国栋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油画风景“地域性”“民族性”的可行性探索
和天星相识甚久,其粗犷、豁达的新疆人性格恰恰印证了“画品如人品”的道理,新疆广博、孤寂的山川地貌,使天星寻找到了某种共鸣,继而把自己的热情全部倾注在了裸山主题的创作中。这种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的中国式文化理念的绘画形式,与中国写意式的审美情趣高度契合,这也为油画学人如何探索中国油画风景创作的“地域性”“民族性”道路提供了可行性的实践经验,祝愿天星越走越远。
李勇 新疆师范大学美院院长、教授 ... 展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