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面对生机盎然的自然世界,万千思绪涌向诗人的心头,那里有他跳动的心,想象力及灵魂。华兹华斯以变幻莫测的自然为依托,借助有限的文字,无限的想象力,抒发着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求,昭示着对自我的不断超越及对自由的追求。 风景油画中,常出现类似的情境——一种生命激情与自然力量的融合,如风在画布上的绚丽舞姿,阳光与大地交合留下的痕迹。
在李雪岳的作品《风舞桃花》中,画家不仅把“逸、放”体现在技法上,还体现在了画面的意趣之中。交叠的色彩犹如一曲悠扬的田园交响,逐层递进,变换起伏,终逐渐静默。无论是青葱的草甸,还是朴质的红土,画中每一处景象都带有某种未曾言明的情愫,又有些许超越时空的宁静与永恒。在画家看来,“故乡文山的春,丽日撩人,风起处,片片桃花飘落,入画、入心……”《金玉洒落佳境回》《奕奕河野光》《稻花香里》等作品,亦是“逸、放”意趣的代表。
《庄子·秋水》云:“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人类生存在大地上,得天地滋养,被赋予特殊的智识及实践能力。与浩瀚的天地相较,人类依旧如沧海一鳞。因此,敬畏与谦虚是人类在面对大自然时应有的姿态。从李雪岳的诗文可以看到这样的态度:
《登滕王阁》
己亥夏至次日,余与黄贤弟同登滕王阁。微雨江茫、思虑古今,临风遥闻、美霸伊激。太虚辽辽,人何相煎?
登临古意接千载,
烟雨迷离隐远楼。
担担江水连天去,
空空环宇与谁谋?
痴人长把痴人苦,
幻境依旧幻境收。
一百三十九亿岁,
原来银河一沙球。
李雪岳的油画雪景《忽如一夜春风来》,是一首静谧的冬日诗歌。湖面被洁白的雪覆盖着,天地如同披上了一层晶莹的玉链。在寒风中,挑起雪花的树枝愈发地生机勃发,它们扭动躯干,来回踱步,当找到自己的空间时,竭力地向上生长着,最后变得张牙舞爪。在兴奋的时刻,厚重的雪花落下,这些枝干借机迎雪起舞,幻化作一个个精灵……李雪岳笑道:“南方的雪,不似北方的苍茫,雪经年难遇。忽一年雪落,而山中桃花已开,刹那间,粉红、雪白、嫩绿、劲黑……扑面而来,好一番韵致。”当画布上的树木在风中摇曳,静默的水面与之形成对比,我们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一种内隐的力量。《行舟绿水前》《仁者乐山》《空山掬清泉》《万顷月光》《秋思落谁家》正是画家面对自然时,产生的诸多感悟。
画家李雪岳的作品是一种抚慰,让观者凝视物像本身,关注自然本貌,是一种静观。 ... 展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