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昵称:

评论内容:
作品名称:“山水灵心”展览现场   
“山水灵心”当代中国风景绘画之冥思美学
展览城市:北京-北京
策 展 人:托泥
展览时间:2010-07-03~2010-08-21
开幕酒会:2010-07-03 15:00
展览地点:龙艺榜
参展人员:王克举、白羽平、任传文、孙纲、洪丹、张愉
备  注:
网址: www.LongYiBang.com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怡情山水之间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中国绘画的历史演变中,山水画的成熟激发了花鸟画及人物绘画的蓬勃,形成了中国绘画最核心的文人风骨。八五新潮以来,当代艺术创作偏向社会性题材,源自西方的观念先行之风日炽,近年来显现了方向迷失、后续乏力的征兆;而风景绘画因其题材的相对经典性提供了反思当代艺术变革的内在精神驱动力的样本。《山水灵心》汇集了专注于风景绘画的重要艺术家王克举、白羽平、任传文、孙纲和青年艺术家洪丹、张愉,他们在绘画性和精神意境上创新了古典山水绘画的传统。展览目的在于探讨当代风景绘画的演变趋势、分析艺术家个案及其文化传承、揭示今日中国的现实、人文风景所塑造的新的美学方向。

  在中国古典绘画和诗歌中有“潇湘八景”之说—即八种美学情境程式,成为古代文人抒发自我性灵的景观样式。“师法造化,中得心源”一直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法则;宋代的范宽、李成、米芾、明代的文徵明、董其昌等名家辈出,他们的云山墨戏丰富了中国水墨的精神内涵和表现语言,也演绎出多样化的风景构图程式,如全景山水、残山剩水及避居山水等,反映着东方关于自然和宇宙的观念。历代画家的离愁别绪混合着禅的传播与文人隐逸思想的发展,形成经典山水的主旋律。文人画家们在对“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的意境追寻中,透露出东方永恒性的时间观;在白驹过隙的冥思中,寄托古人对脆弱藐小的个体生命的叹息。近百年来的中国油画发展中,赵无极空灵的抽象如俯瞰宇宙洪荒的风景;林风眠、刘海粟、吴冠中等的风景创作使油画融会了东方感性。“现代绘画之父”塞尚强调绘画的纯粹性,重视绘画的形式构成,他的风景启迪了立体主义和抽象绘画。中外风景艺术传统滋养着王克举、白羽平、任传文、孙纲等这一代艺术家,并激励他们续写着风景绘画的当代传奇。

  当代艺术的图像多源于摄影、网络,或对文化和消费主义的视觉遗产进行再造,对西方现代绘画的仓促模仿和挪用使当代中国绘画只能以中国符号的图像立足。王克举、白羽平、任传文等人没有以惊世骇俗的题材或形式新奇的艺术策略吸引关注,而是坚持风景绘画这一亘古不变的题材,从事着寂寞而艰巨的绘画语言的中国变革,在重温古人的剑胆箫声的同时,凝思作为当代艺术家面对今日风景变迁的情怀。

  王克举描绘了山东半岛丰饶的村庄与丘陵。他的构图多采用近景树木掩映远处的村庄或山峦,以产生空间变化。这与宋代的偏角山水以近景局部衬托远景的方式异曲同工。王克举作品设色典雅,如经典青绿山水般锦绣舒展。枝干线条充满张力,讲究抽象的形式感,追求内在的灵动。白羽平描绘了山西平原的辽阔。全景式的构图孕育雄浑之气,以毛绒绒的树木意象结合抽象的肌理营造,也平添了一丝柔情与丰润。他喜用单纯的白色或黄色表现雪景或日光下的平原,色彩变化微妙,深得古人“墨分五色”的妙境。任传文将乡村与小城镇的世俗生活转化为恬静的心灵桃花源。在今日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侵袭中,这个田园略显破败,但人物仍具有浮生若梦的禅意,是画面的点睛之笔。他画面中的造型具有幻影般的朦胧气韵,让人联想起元代山水画家倪云林的飘逸神采。孙纲作品冲淡平和,删繁就简。他用色柔和,利用黑白正负形及色彩构成因素,推敲形与色的对比和平衡;结合对自然景物中抽象因素的提取,纯化结构形式,表达了精神内省的理性诗情。洪丹以现成品拼贴水墨意象,给八大山人以来的写意山水赋予了当代歧义。他的画面大量留白,构图奇诡,如古代册页被天真的顽童信手涂抹,稚拙和灵动相映成趣。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家张愉选取了四米长的枯木,挖开树干,却露出令人惊奇的西瓜树芯—这峥嵘的虬枝也许取自宋代范宽的山川,也许被王克举们重新构造在今日的风景中。作品表达了参展艺术家的睿智玄机:超越表象,在风景深处的冥思中,领悟心灵的真实和东方山水的内在神韵。以风格比较为目的,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历代山水名作的复制品与绘画、装置共同展出,以追溯当代艺术实践与古人息息相通的艺术血脉。

  以表现性、意象性结合抽象构成是上述艺术家创作的共同趋势,他们在用笔的书写性、对 “逸品”境界的当代诠释方面均独树一帜,其人文情怀隐含着对社会现实的焦虑与悲悯。王克举、白羽平、任传文等正值创作的成熟期,在当代艺术创造的生态系统中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他们具有强烈的历史感,正积极地在更深入的层面创新中国油画的多样性美学,他们对当代文化语境中的纯粹绘画探索是意义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