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走风姿”明清书法展

6.0

展览时间:

2012-01-01 - 2012-12-31

展览城市:

天津

展览机构:

天津博物馆

展览地址:

天津博物馆

展览作品

暂无作品

展览介绍
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不仅是中华文化瑰宝,而且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奇葩。自汉字各种书体产生以来,在各个历史时期,具有高度艺术水平的书法精品层出不穷。

明清时期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阶段。明代以崇尚传统帖学为总体特征。前期,因帝王的倡导,在翰林、中书舍人中间形成盛极一时的“台阁体”书法。但同时也有张弼、张骏的草书,纵横奔放,称为“狂草”。中期以祝允明、文徴明、王宠、陈道复为代表的“吴中四家”,一变“台阁体”面貌,形成各自独特风格。晚期诸多书家中,以董其昌的影响最为深远。

清代被称为“书道中兴”的一代。清初,明末遗民书家个性鲜明,书风独特。康熙、乾隆年间,康、乾二帝对董其昌、赵孟頫书体各有偏爱,于是董、赵书体先后流行。因科举取仕对书体的严格限定,使得“乌、方、光”的“馆阁体”达到极致。嘉庆、道光时期,随着金石考据学的勃兴,形成碑学蓬勃发展的局面,邓石如、伊秉绶等成就突出。清末,书坛已是碑学天下,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等书家,从北碑中吸取茂密雄强之气质,成为一代大家。

此陈列从馆藏明清书法中遴选出部分精品,旨在让您能够从中领略明清书法的发展演变和艺术魅力。

... 展开
主办单位
天津博物馆
展览备注
常设展览
( 责任编辑:孙卉 )
评论
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