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周礼述注》:“凡绣,亦须画乃刺之,故画绣二工共其职也。”绘画与刺绣如同书画之同源,亦有相通之处。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中,记述了吴王的赵夫人不仅书画巧妙无双,更能以针代笔,“十指春风”间重现书画神采,技艺之高超时人称誉为“针绝”。“画绣”是一种以绘画范式为基础,运针代笔进行创作或再现绘画的艺术。“画绣”与传统刺绣密不可分,又因其作为绘画“复制品”而非实用物品有别传统刺绣的审美原则。
高尔基说: 过去所创造的东西,对社会可珍贵的东西,都和今天保持着可贵的联系。苏州刺绣作为一种典型的女性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伴随着我国几千年的文明进程而发生和发展,无论社会如何变迁,它都以顽强的生命力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妇女的生活观、艺术观和世界观,反映了中华民族尚美崇善的基本品格。此次展览,我们选择了六位面向未来的刺绣艺术家,他们均来自占据苏绣半壁江山的高新区镇湖。于刺绣艺术,她们或在针法技艺上求变创新,或在意识与观念上继往开来寻求突破。在她们眼中,刺绣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民间手工艺或营生手段,更是一种理想的栖息和有温度的生命经验。
美术馆一直扮演着人与人、人与艺术、人与文化及人与时空之沟通桥梁。艺术作品本身并不会说话,它们只对经过学习及理解的观众说该说的话。本次展览我们试图从手工艺人(刺绣艺术家)作为“社会动物”的功能以及他们与我们所抱有的“人”观念的关系,以每个艺术家个体存在的观念为核心,通过刺绣艺术家更具个人化表达的自选作品集,把个人情感、观念表达置于作为民间工艺的刺绣之前,重新勾勒出一幅以针黹为媒介的当代刺绣艺术图景。 ... 展开
展览备注
出品人:苏久华
执行团队:刘亚玉 钟瑷 徐嫣宏 姚凯莉
视觉设计:张浩田
翻译:杨超
布展团队:袁志良 杨超 卜艺著 陆一洲 陈靖
特别鸣谢:苏州博纳展览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苏州蚂蚁搬家公司
特别鸣谢:陈苏翔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 展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