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恶作剧”涛斯顿·居尔个人展

9.0

展览时间:

2017-10-26 - 2017-12-03

开幕时间:

2017-10-26 16:00

展览城市:

北京

展览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展览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关于艺术家

涛斯顿﹒居尔颇有天赋,他能将自己的艺术展览场所变得引人深思。在《月光下的恶作剧》的展览里,艺术家将一个巡回演出剧团搬进了博物馆。装道具的箱子已经倒空,道具被安置在昏暗的会堂中。演员在会堂的两翼里面,观众可以择席而坐。难道演出已经开始了吗?展览的名称可以有多种理解方式,而这给人一种不确定感。恶作剧可以是个戏法、玩笑、谐谑,月光在夜间照亮地球的方式与太阳的直射截然不同。用艺术家自己的话来说:“在月光的谐谑中,一切事物变得模糊不清,但这并不意味着万物变得不真实。”

在涛斯顿﹒居尔的手中,剧院成为世界的象征。就像这个世界一样,剧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将地点、人物和时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展览让我们看到机械的运转方式,人物之间的互动、不同系列的图画与时常重现的主题之间相互关联。但是,这其中的衔接和联系并非总是显而易见。作品中贯彻的历史和文学内容与当今的公开辩论和流行文化联系在一起,而其方式却隐晦含蓄。作品中采用多种手法和材料:绘画、图像、照片、视频和陶瓷。多样媒介的结合促使作者不断进取,开拓新的艺术道路。而且,为了新的展览,艺术家偶尔修改现存的某个作品,展现了他作品可以持续被赋予新的含义的特色。

在涛斯顿四十载的职业艺术生涯中,“人体形态可作为叙事的载体”是其作品的一个中心主题。艺术家在瑞典哥德堡瓦兰德艺术学校学习时(1971-1976),当地艺术深受社会现实主义图示的影响: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是艺术所关注的中心。虽然这种传统或许是艺术家部分意象的基础,他的艺术表现方式却更为任性,无法预测,而这一点不容置疑。通常,他对表现性艺术更感兴趣,而非现实主义艺术。他更执着于创作虚拟模糊的形象,使之在现实、传奇和神话中穿梭,而不着重重塑模特的外形。
近年来,在其主要的展览中,艺术家通过对剧院的调整,将其由来已久对人体形象正在发生的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的探索引入了新的、更深的层面。他还追溯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早期艺术实践与现今作品之间的联系: 涛斯顿﹒居尔在读书期间,一些独立和成名的戏院就偶尔雇佣他进行舞台美学创作。

新世纪以来,涛斯顿﹒居尔在其祖国瑞典和中国度过他的岁月。起初,他于2007和2009年之间在北京郊区的索家庄工作。自2011年至今,他将景德镇作为其创作基地。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这次展览是涛斯顿在中国国内作品的最广泛的一次检阅,延续了他近年在欧洲和瑞典成功举办的展览。这个机械性的木偶剧团是本次展示的焦点,曾作为艺术家个展的一部分在哥德堡的罗斯卡博物馆(2014-2015)和斯德哥尔摩的舞蹈博物馆展出过。该展览也曾在德国阿尔普博物馆的一个题为“准备奔向舞台,第一幕”的国际群展里展出(2016-2017),用以纪念达达主义运动一百周年。

撰文:拉沃﹒雍森(Love Jönsson)
独立策展人,曾担任罗斯卡博物馆策展人(2011-2017)


主持人:王春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出席嘉宾(瑞方):林黛安瑞典驻华大使馆大使,林黛安女士
艺术家 涛斯顿·居尔
出席嘉宾(院方):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先生

15:30 嘉宾签到&媒体签到

16:00 开幕式开始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教授主持,介绍本次展览,介绍到场重要嘉宾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教授,致开幕辞(待定)
瑞典大使馆大使林黛安女士,致开幕辞
艺术家涛斯顿·居尔,致开幕辞

16:30-17:00艺术家为重要嘉宾导览,来宾观看展览
... 展开
主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瑞典驻华大使馆
展览备注
开幕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一层大厅
( 责任编辑:孙卉 )
评论
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