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韵·乡情”李肇瑜水墨画展

8.0

展览时间:

2018-04-26 - 2018-04-30

开幕时间:

2018-04-26 18:00

展览机构:

澳门科教文中心

展览地址:

澳门新口岸宋玉生广场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具有中国符号的艺术形式可谓品类繁多,代出不穷。在绘画艺术领域,中国山水画作为我国传统绘画中最具代表性的画种,不仅有着深厚的人文社会基础为人所共知,而且,不论达贵和白丁总能受益其中。

千百年来,经过历代画家的不断探索、革新,中国山水画艺术已是门派纷呈,群峰耸立。作为新世代的山水画创作者,要想实现跨越前人的艺术高峰,何其难也!但是,为了艺术理想,我们仍然要坚持学习,不断探索,并有责任和义务让这门古老的国粹艺术薪火相传。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超越前人筑就的艺术高峰,让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散发出时代的气息,继续作为“成教化助人伦”的有效载体光大于世界艺术之林。

在澳门画展开幕之前作此画集,是为了更好地记念和感谢澳门特区基金会的盛情邀请,以及他们为扩大特区与内地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所作的贡献。本书特意选编了我近年来的不同时段、不同构思和表现方式所创作的作品做一个合集,也附上我多年以来本人在山水画艺术创作中的一些感悟与管见。这些作品虽无可谓之精妙,艺术水准亦尚乏可圈点之处,但每一幅作品都是我努力思考与探索的结果。

记得当代诗人艾青说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喜爱画故乡的题材,这句话不正是我对故乡真实情感的写照么?因此,在本次展览的作品中,大部分是属于“故乡”的题材。这些作品一部分是我直接对景写生,直抒胸臆而出;一部分是我在沉思中为表现心灵深处最浓烈的故乡情感所作。在手法上有偏向于传统写实的,也有偏向于写意的,有的甚至也融入了一些当代性的元素及手法。但是,我的山水情怀却不因形式而改变。以写生为主的创作,作品注重传统笔法的“写”,也力求在表现上的“实”,是与大自然的“神遇”与“交流”中所产生,画面追求意境之美;其二,是偏向写实性的创作。这部分作品是我在大量写生积累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作品虽是表现现实生活中所见的山水情境,但它却是我积累生活、表现生活的情感之作;其三,是偏意向性的创作。此类作品所表达的信息,是我个人对中国传统绘画在当代现实语境下所作的思考。作品试图从图式结构和笔墨语言的创新性上来体现或突破人们惯之以常的审美经验,尽可能排除一些传统意义上繁文缛节的“叙述”式描绘,使作品直达目标。尽管还可能不很成熟,但却亦能读出几分我对艺术追求的诚挚之心。从另一个意义上说,也是想通过我个人的创作实践来抛砖引玉,让更多的同行一起来面对中国画艺术在工业化后如何继承与发展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关注和深思的有关传统文化如何面向未来的重要课题。

我在艺术的追求上并不囿于某个所谓“风格门派”的界限,也不情愿于对某个领域的固守。对于我来说,绘画、散文、诗歌都是最好的创作形式。在绘画表现形式上,油画、漆画、水彩粉画、瓷绘等也都是我喜欢涉及的艺术种类;在题材上更是不拘一格,凡是能够吻合我的创作意愿,符合我的情感诉求的任何元素都可以成为我创作的载体。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等交流合作进程的加快,文化艺术出现多元化格局的态势也已成为必然。民族之间的文化隔阂逐渐消弭,一定会给艺术发展带来巨大的改变。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中国画艺术的发展一定会在多轨道上尽情驰骋,呈现出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大艺术景观。作为个体,我也继续将有限的精力致力于艺术创作,以及艺术教育、传播事业,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多做一点有益的贡献。

此次承蒙澳门基金会和台湾艺术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 展开
艺术家
艺术家
评论
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