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留下的”杨哲铭、王汉雯双个展

8.0

展览时间:

2021-06-05 - 2021-07-04

开幕时间:

2021-06-05 16:00

展览城市:

北京

展览机构:

瀚艺术空间

展览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二号门797路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杨哲铭和王汉雯是一对年轻情侣,曾同在意大利学习和创作,也都是《库艺术》“自由绘画工作坊”艺术家中的佼佼者。在2020年“未来已来——杰出青年海外留学艺术家提名计划”中,哲铭的作品获得谭平导师提名,并最终摘得大奖。他们俩人的作品看上去很不一样,但如果了解的更深一点,则会发现他们的作品中有着很多深层次的契合。

哲铭最早引起大家关注的一件装置作品是《穿越界限》,一滴鲜红的血液,经过漏斗和六张薄纸的层层渗透,最终凝固为一块淡淡的红黑色印记,充满形而上的意味。那一滴血如同献祭,透露出他对肉体苦痛和入世苦修的体悟。但他并非教徒,也不是在炫耀痛苦或救赎,只是诉诸纯粹体验。在影像作品《我们无法永存》中,则充满对易逝的挽留和对纯粹的渴望。正如作品标题“无法永存”所寓意的,那一块血红或抓痕,即是“挽留”的印记。这种切身的体验——无论欢欣或痛苦——都是真实的。存在过,即是永恒。

汉雯的作品以绘画为主,她的作品中有着哲铭所珍视的纯净与灵性。她不似哲铭那般苦修、坚韧,而是柔和、天真、飘逸的,正如同哲铭作品中的那一滴血,透明、洁净,却易被沾染损坏。绘画也是一种痕迹,标记着创作者曾在一段时空中与画布共舞,与之分享真切难言的欢欣或痛苦。不过这一切已经随着作品的完成而消失,如同水分蒸发于空气之中,缤纷的画面成为一次“失败”的挽留。

哲铭、汉雯的艺术是诗意的,其中有欢欣,有痛感,有挽留,有释然。我想象着当这些作品摆放在展厅中,与观者相对,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体验和回忆,体验到存在的易逝和生命的丰满。如果一切美好终将逝去,无可挽留,那就让当下的体验来得更强烈一些吧!


复调的吟咏
——杨哲铭、王汉雯双个展开幕

2021年6月5日16:00,由《库艺术》策划,谭平老师担任学术主持的“消失的,留下的——杨哲铭、王汉雯双个展”在798艺术区瀚艺术空间开幕。

学术主持谭平老师在展览正式开幕之前,专程抽出时间来到展览现场进行指导,并就展场的布置,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及观念进行了现场交流。

著名批评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王端廷老师也专程来到展览开幕现场,与艺术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在直播过程中,深入剖析了两位艺术家的创作特点,指出两位年轻艺术家的作品看得出受到意大利艺术、文化环境的影响,从他们作品中能够看出宗教文化与圣像画传统的痕迹。王老师说现在很少有年轻艺术家像杨哲铭这样关注生命体验、人的生死等严肃命题,而王汉雯的绘画选择了抽象艺术的道路,抽象艺术的可能性已经几乎被前辈大师所穷尽,留给后人的可能性越来越少,因此也鼓励王汉雯去不断寻找自己的独特性,并勉励两位年轻艺术家要坚持下去,不断深入。

有多家媒体对展览现场进行了相关报道,并采访了两位艺术家。“艺次元”的季澎老师在现场进行了直播导览。

杨哲铭、王汉雯都曾在意大利学习和创作,他们也都是《库艺术》“自由绘画工作坊”艺术家中的佼佼者。在2020年《库艺术》主办的“未来已来——杰出青年海外留学艺术家提名计划”中,哲铭的作品获得谭平导师提名并最终摘得大奖。

在本次展览中,杨哲铭的作品以装置为主,也有两件绘画作品。他的装置作品所关注的主题有着与其年龄不太相符的严肃甚至沉重,这与艺术家的个人经历有关,使得他格外关注对于欢欣、痛感甚至日常的生命体验。从他的装置作品中能够看出贫穷艺术的影响,在他的艺术观念中,材料没有高低之分,他的作品兼具了贫穷艺术的随机性、偶发性和至上主义的纯粹性与崇高感。

在展览现场中,两个红色的大方快格外引人注目,独特的材质感使人感觉红色方块类似人身体上的某种器官物质;在红色方块的后面,是一个由三面屏幕组成的影像作品,杨哲铭在威尼斯运河遗址捡到一个蚂蚁窝,他把蚂蚁窝捡回来拍摄成黑白影像,然后将手放在影像前面,蚂蚁窝看上去突然变成了人手上一个巨大的伤口,进出的蚂蚁则如同溃烂的蛆虫,结合摆在影像作品前的两个宛如人体器官的血色方块,给人以强烈的精神与感官体验。

摆在两个红色方块之间的是漏斗装置《穿越界限》,黑红色的血液从漏斗中正在一滴滴地穿过六张薄纸一点点向下渗透,纸上的血色痕迹逐渐扩大,但也终将干涸。站在展览现场,不由让人产生一种魔幻的联想,这两个红色方块正是这样一点点由血液渗化而成……

王汉雯本次展出的主要是绘画作品,既有两米多的大幅绘画,也有小幅的画在亚克力板上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她由意大利回国后的最新作品。她受到意大利老师的启发,开始抛开木框,将画布平铺在校园地面上进行绘画,并从而产生突变,开始能够更加将自己全身心投诸到画面之中,在意图与偶然之间的交互碰撞中逐渐引向意想不到的方向。

王汉雯的作品色彩亮丽,笔触轻柔,与杨哲铭作品的几何、严肃、晦涩之间形成鲜明对比。但作为一对情侣,如果对他们两个人有更深入的了解,则会发现两人之间内在的契合。

某种意义上,汉雯作品中的纯净与灵性正是哲铭所珍视和渴望予以保护的。哲铭作品中的坚硬与沉重更像是一种外表,内里更多是对某种无形的存在与体验的挽留。体验终将逝去,但存在过,即是永恒。汉雯的绘画看上去非常轻松随意,但创作的过程并非看上去这样云淡风轻,绘画是一个需要将自己全身心投诸进去的过程,无论喜怒哀乐,只要是真实的都会在作品中留下印记。随着作品的完成,过程中的一切都化为无形并融入色彩与笔触之中,而艺术家也从中发现了新的自己。

哲铭、汉雯的双个展现场,就像是一首由高亢清亮的女声和低沉谨严的男声所构成的一首咏叹调,他们各自说着自己想说的,似乎是在各说各话,又像是在互问互答,在复调的行进之中分明可以感受到某种内在的情感关联。艺术是最真实的,作为一对年轻的情侣,他们的作品中自然融入了最真实最深刻的情感表达和对彼此关系无言的确认与呵护,这也使得本次展览现场具有了超越作品之外的另外一层温馨的含义。

展览将持续至7月4日。
... 展开
学术主持
谭平
主办单位
瀚艺术空间
库艺术
展览备注
展览策划:库艺术
艺术家
评论
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