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即一”王绍强个展

8.0

展览时间:

2021-07-24 - 2021-09-12

开幕时间:

2021-07-24 15:00

展览城市:

北京

展览机构:

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展览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大山子798艺术区亚洲艺术中心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人文山水景观探索

张子康(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论语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山水是地球上最雄伟的自然景观,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两大物质基础。在中国人几千年的生活和文化意识里,山水伴随中国整个历史发展,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在今天,中国当代山水画的发展,融入了现代科学视角,通过观察体验,认识思考我们的社会环境,辩证地描摹自然。王绍强先生即以交叉学科“科学—史学—美学”三维体系的“后山水”表达范式,呈现了一场新的人文、地理、哲学的当代山水实验。

一、科学:来自“社会学家”的调查

这些年,王绍强更像一名“社会学家、考古学家”,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包括甘肃、敦煌及张掖山海关等一带地质的现场考察与对当地地质博物馆藏品和文献资料的研究,作出详尽科学的人文地理系列调研报告。

一望无垠的孤烟大漠,河湖土状沉积物经风化、风蚀、流水等外界不同的作用力,在岁月蹉跎下所形成的天然地貌,给王绍强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带着孜孜不倦的好奇与追问,在人文地理图像学研究的基础上,王绍强推陈出新,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条线索融会贯通,历经千年形成的天然风貌、风积砂石成为了他作品“后山系列”的创作元素。

二、史学:自然与人文结合

得益于他的史学思维,王绍强作为广东美术馆馆长,因为多元的职业身份和长期的工作经历原因,他能接触全球多元化视野范围的作品,产生了更多历史性思考。

本次新展《二即一:王绍强个展》,是王绍强水墨实验探索的一个艺术与思想上的总结归纳。参展作品《列宿垂象》一画,以墨色为底,银汉罗布,在古代天象图的传统中,纳入了现代天文学知识,既给人以真实感,又留下无穷的想象。

三、美学:经营布局下的情感释放

除了学术性、思想性,王绍强作品的美感过人。

绍强曾言:“从仰天观地到尝试去窥探自然作用下孕育的文化变迁,我们发现,对地理学科人文性与艺术性的考量越来越无法脱离对人们个体的内在解读。”

“个体内在解读”是值得探究的话题。要解读王绍强的创作,就脱离不开他的个人经历、社会阅历与精神思考。

他的出生地潮汕地区是广东东部一个极具深厚传统文化的沃土,年少时候,王绍强接触不少水墨大家,包括丁立人、王天德,让他对水墨产生深刻的认知,丁立人那句“画画就是画出内心世界”植根在他内心,产生出强烈共鸣。

王绍强自述他对于西部自然的体悟深刻,在对张掖、敦煌的地质考察过程中,自然盛衰的变换直接地摆在眼前,他被深深触动,雅丹地貌历经孕育-幼年-壮年-老年-消亡的过程,似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宿命。他在水墨的渲染中再现那神秘莫测的地理容貌,呈现沧海桑田的历史。经过他的一番精心经营,我们得以看见一种既真实又震撼的视觉图像。
... 展开
艺术家
策展人
张子康
艺术家
( 责任编辑:孙卉 )
评论
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