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卡琳·托马斯四城联展

8.0

展览时间:

2021-10-15 - 2021-11-15

展览城市:

香港

展览机构:

厉蔚阁 香港空间

展览地址:

香港中环雪厂街 2 号圣佐治大厦地铺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10月15日起,厉蔚阁于香港揭幕美国艺术家米卡琳·托马斯(Mickalene Thomas)四城联展「超越快乐原则」(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的最终篇章。该展览定于2021年秋横跨四座世界之都,从绘画、拼贴到装置、影像,多元呈现艺术家相互关联的全新作品。在过去二十年间,托马斯以跨学科手法进行创作及展陈,耕耘出独特的黑人情色及小众性向美学语汇。随着「超越快乐原则」在纽约、伦敦、巴黎、香港的画廊空间接连亮相,托马斯意图在形式上、空间上、哲学上引发人们对其艺术所探究之核心的关注:黑人女性作为力量主体和欲望对象的身份,以及她们在全球先锋视觉文化中的存在、影响和精神遗产。

展览标题「超越快乐原则」暗指珍妮特·杰克逊 (Janet Jackson) 1987年的流行曲目和西格蒙德·佛洛依德 (Sigmund Freud) 1920年的里程碑论著,标志着托马斯的个人、艺术与政治意图,同时亦彰显了其作品核心观念的影响来源及技法。

是次香港展览中,来自托马斯「女人头像」 (Tête de Femme) 系列的六件全新混合媒材画作将首次亮相,艺术家借此对于立体派母题和波普艺术的技巧敏感性提供复杂的当代诠释,以反映更为宏大的文化意义。这些富有活力的画作可谓是艺术家抽象程度最高的系列,运用了巴勃罗·毕卡索 (Pablo Picasso) 和乔治·布拉克 (George Braque) 所创立的形式技法、断裂的多视角绘画平面,以及杂志封面模特的美学特质——正是安迪·沃荷 (Andy Warhol) 和汤姆·维塞尔曼 (Tom Wesselmann) 等艺术家的创作将封面模特这一主体纳入美术领域。通过探究前辈作品,托马斯牢牢扎根于艺术史传承,同时亦质疑现代主义技法的真正起源。该系列有意让人联想到毕卡索的《女人头像 (费尔南德) 》 (Tête de femme (Fernande),1909–10年作) 等作品,后者作于毕卡索的「非洲时期」,当时他接触到非洲雕塑、面具和手工艺品,这直接激发了他之后闻名于世的形式创新。

「女人头像」系列中的人物尽管呈高度抽象化,但仍然因其规模和质感,而从画布上由内而外散发出周身力量。《女人头像 #10》 (Tête de Femme #10,2021年作) 中,芥末黄色的表面被打破为多个区域,缀上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隐隐构成一张脸,却又无法一眼认清。画面中粉色、蓝色、反光棕色和黑色部分饰有水钻和闪光纸屑,似乎指代头发、妆容与脸框。在托马斯著名的传统肖像画中,女性人物常常清晰可辨。而眼下这些抽象主体的颜色、形式和质感则为画布注入活力,她们容光焕发,自信十足,因而拉进与观者的距离。托马斯的作品证明了,风格化的自我展示以及对不同形式的美的颂扬,可以成为一种赋权、解放及社区建设的方式;当社会运转的大部分环节均旨在削弱或埋没形形色色的美时,托马斯的创作在提高其可见度。

这些画作象征着一种独特的黑人女性护身符,是托马斯为填补现代文化叙事的严重不足而作。在该叙事中,黑人文化和对女性特质的表现已构成许多重要的文化检验标准,然而黑人女性的身影在艺术史上却几乎无从寻见。究其原因,正如艺术史学家T.J.克拉克 (T.J. Clark) 所说,在于体制上及学术上对黑人女性的「视而不见」。即使后殖民理论提出毕卡索和其他许多现代主义艺术家的创作方法实为挪用,该理论亦难免在很大程度上服务于文化优越性的迷思,即通过有意的遗漏,来维持所谓黑人女性对美术和正典文化毫无贡献的谎言。此番论点长期以来构成托马斯作品的基本框架:对于黑人女性之美和力量的真实表现,既植根于托马斯的个人历史、审美和品味,同时亦作为一个普世理想,通过她对艺术史正典的探究和反思传达而出。「女人头像」系列探讨了二十世纪最富影响力且广为人知的两场艺术运动,邀请观众思考藉由图像叙述真相之举所蕴含的真正革命性潜力。

同期,托马斯亦会于娜塔莉·奥巴迪亚画廊展出「Jet Blue」系列的大型混合媒材拼贴作品,由布料、纸、水钻、丝网照片、丙烯颜料和油彩等不同媒材构成。艺术家在这些作品中借鉴毕卡索的「女子坐像」(Seated Women)系列作品,并纳入1960及70年代《Jet》杂志日历海报中的模特照片,与罗马尔·比尔登 (Romare Bearden)、雅各布·劳伦斯 (Jacob Lawrence)、费丝·林戈尔德 (Faith Ringgold) 以及亨利·马蒂斯 (Henri Matisse) 等重要前辈艺术家作品中的形式特质展开互动,这显示出孕育现代艺术和思想的文化传统多元性。藉由黑人流行文化和艺术史指涉的此番融合,托马斯将前卫艺术的形式特质巧妙运用于黑人解放的政治范式中,这些特质在当时强调自由、不定性、试验和无等级制度,如今则体现在《Jet》杂志所倡导的「黑即为美」美学思想中,该杂志本身亦是美国思想和文化的先锋。
... 展开
主办单位
厉蔚阁 香港空间
( 责任编辑:孙卉 )
评论
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