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彩流光写风情”岭南水乡画派50周年纪念展

8.0

展览时间:

2022-11-07 - 2022-11-13

开幕时间:

2022-11-07 10:00

展览城市:

北京

展览机构:

北京画院美术馆

展览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公园南路12号

展览作品
展览介绍
溢彩流光写风情——岭南水乡画派50周年纪念展

2022年11月7日周一上午10:00,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理论出版部主任红梅副教授策划的“溢彩流光写风情——岭南水乡画派50周年纪念展”将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行开幕式和研讨会。

本次展览是“岭南水乡画派” 50周年纪念展。该画派又名“容桂水乡画派”,肇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自开创至今已历四代,参加本次50年纪念展的有主创人叶其青;第一代艺术家叶其嘉、何婉薇、何存义;第二代艺术家陈玉莲、钟雪梅、谭小结、徐碧贤、何文中、周艳群、刘永和、梁敏桐、雷杏桃、何婉婷;第三代艺术家雷德洪、罗岚、莫闲;第四代艺术家李菁、刘海丹、卢秀珠、莫子麒、曾紫洋;以及美协艺术顾问苏晓峰,本土艺术家周庆杰、周文标共25位艺术家的近60件作品参展。“岭南水乡画派”四代人持续至今50年的艺术探索和创作,不但是为自己的家乡和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竖起了一座丰碑,更是对“如何以艺术的方式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力”这一时代课题做出的令艺术界为之瞩目的回应。

开幕主持由北京画院美术馆负责人薛良担任,参加开幕式的有:
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先生
清华艺术博物馆学术部主任、专家顾问徐虹教授
尚辉教授: 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社长
赵昆副研究员:中国美协艺委会副研究员
王牧羽博士:中国工笔画学会秘书长
于洋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负责人
吴雪杉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孙欣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任编辑
严永亮先生:仓耳屏显字库创始人
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赵云来先生
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央美院美术馆理论出版部主任红梅副教授

(疫情原因有可能无法出席:叶其青:岭南水乡画派主创人及代表性艺术家 梁晓波:刘海粟美术馆特聘教授 周文标:佛山容桂文联主席)

本次展览是“岭南水乡画派” 50周年纪念展。

“岭南水乡画派”又名“容桂水乡画派”,肇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自开创至今已历四代,参加本次50年纪念展的有主创人叶其青;第一代艺术家叶其嘉、何婉薇、何存义;第二代艺术家陈玉莲、钟雪梅、谭小结、徐碧贤、何文中、周艳群、刘永和、梁敏桐、雷杏桃、何婉婷;第三代艺术家雷德洪、罗岚、莫闲;第四代艺术家李菁、刘海丹、卢秀珠、莫子麒、曾紫洋;以及美协艺术顾问苏晓峰,本土艺术家周庆杰、周文标共25位艺术家的近六十件作品参展。

“岭南水乡画派”的艺术家们大多来自容桂本地。容桂是2000年由原容奇、桂洲两镇合并而成。容桂的风土自然、人文景观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艺术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然艺术土壤。由于地域和文化的独特原因,“岭南水乡画派”直接受到“岭南画派”的重大影响,其主题、意境以及技法等方面多有传承。尽管如此,“岭南水乡画派”在内在的文化规定性上却与“岭南画派”大相径庭。从风景画中主体与对象之间关系的视角来看,无论刻意为之还是野生自然,只要将其视为艺术主题,它其实已经是包含了主体意识的观照。当一片自然被当作艺术主题来感知的时候,它本质上是人与物质环境之间所形成的全部关系的一部分,而景观再现的视觉传统从一开始就在这个关系里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W.J.T米切尔在“帝国风景”一文中曾指出,“风景是一种由文化中介的自然景象。它既是被表现的空间,又是表现的空间;既是象征者,又是被象征者;既是一个框架,又是被框架所包含的;既是一个真实的场所,又是它的幻象;既是一个包裹,又是包裹里的物品。”

“岭南水乡画派”将对家乡景观的由衷热爱而产生的自足和自豪感与精致典雅的艺术形式和审美意趣相结合,因此,尽管同样采用;“岭南画派”雄健和秀雅的风格,但后者包含的,却是对家乡那种流淌在血液里的真挚热爱以及对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岭南水乡画派”的艺术作品中流露出一种活泼泼的生命力但却不流于粗野媚俗,这为以表现文人士大夫情怀和审美品位为旨归的中国传统绘画注入了难能可贵的崭新生命。这一点在“岭南水乡画派”的大部分艺术家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而在主创人叶其青的系列作品中体现得尤为充分。

在“岭南水乡画派”的作品中,还包含有一种纪念碑的感觉,这令人很容易想起法国19世纪上半叶的巴比松画派。巴比松画派的艺术家从资本主义的文明世界逃离出来,转而去描绘和表现真实的巴黎周边的乡村景色。不同的是,巴比松画派的艺术家是以现代文明世界的参考系来从外部观照自然风景,因此,这些作品从某种程度上所表征的是一种西方现代文明之下的精神乌托邦,而“岭南水乡画派”的艺术家则是纯然在自身的文脉传承中表征了对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由衷认同和热爱,这种描绘被放置于当下的社会总体环境中则是具有了某种现实性的精神家园的意味。

“岭南水乡画派”所面临的时代环境是,西方的工商业文明因在全球的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危机而加速衰落,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越来越受到国人和世界的广泛重视,因此,如何以艺术的方式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力,就成为艺术界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岭南水乡画派”四代人持续至今50年的艺术探索和创作,不但是为自己的家乡和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竖起了一座丰碑,更是对这一时代课题做出的令艺术界为之瞩目的回应!

唯愿更多的学术力量关注“岭南水乡画派”现象,共同推进中国艺术的发展。

红梅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理论出版部主任
2022.1.7-11.7
... 展开
策展人
红梅
主办单位
北京画院
广东省佛山市美术家协会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办事处
协办单位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宣传文体旅游办公室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
北京福喜山居文化有限公司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美术协会
展览备注
开幕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一层
展览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一、二层
字体支持:仓耳屏显字库
媒体支持:雅昌艺术网 、北京在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鸣谢: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启新绿色世界高尔夫俱乐部
... 展开
( 责任编辑:孙卉 )
评论
发表你的看法